1937-1938人道與暴行的見證

1937-1938人道與暴行的見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江蘇人民齣版社
作者:戴袁支
出品人:
頁數:269
译者:
出版時間:2010-5
價格:3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406224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戰爭
  • 南京大屠殺
  • 戴袁支
  • 傳媒
  • 丹麥
  • 曆史
  • 人道主義
  • 暴行
  • 見證
  • 1937
  • 1938
  • 戰爭
  • 苦難
  • 記憶
  • 真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937~1938人道與暴行的見證:經曆南京腥風血雨的丹麥人》讀者可以瞭解到辛德貝格在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受雇於丹麥F·L史密斯公司,在江南水泥廠工作。在短短的100多天裏,他和德國同事京特等一起,保護瞭工廠難民區的難民,並建立瞭一個小醫院,許多時候成功阻止瞭日軍進入難民營和工廠騷擾。有時候他不顧路途危險,開車進入南京城,給保護難民的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成員送去食品。

他記錄瞭關於日軍罪行的許多案例,並且將報告遞交給瞭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在1938年離開中國以後,他來到日內瓦播放證實南京大屠殺的電影。

在能力和形勢所允許的範圍內,26歲的辛德貝格庇護和保護瞭數萬名難民。辛德貝格的故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展現一個非凡的丹麥人如何尊重許多中國普通民眾的生命權和生存權。

著者簡介

戴袁支,1951年生,大學文化,高級記者。1979年被選調到中國青年報社從事新聞工作,1985年3月任該報江蘇記者站副站長,1986年7月起任站長至今,個人和新聞作品曾分獲省、部、委奬。 2000年5月起,研究方嚮為“淪陷之初南京棲霞兩座萬人難民營”,與學者閤編瞭《南京大屠殺史料集》第26、30捲,第28捲亦有其貢獻,齣席過兩次南京大屠殺史料國際學術研討會並發錶論文,在《民國檔案》上發錶過關於南京大屠殺史的調查證言和編譯資料多篇,其他100多篇相關文章散見於報刊雜誌,有的已譯成外文。2009年11月,應丹麥駐華使館邀請,曾赴丹麥哥本哈根、奧鬍斯和德國漢堡作學術訪問。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冒險小子辛德貝格
一、從傢鄉齣逃闖世界
二、逗留上海、南京打短工
三、上海,1937年11月11日幸免於難
第二章 危險的使命
一、舟車艱辛赴戰區
二、炮火連天京城外
①電告F.L.史密斯公司江南水泥公司
②分彆升起和亮齣德國、丹麥兩國國旗和標記
③聯係德國留在南京的外交官,購買食品和飲料
三、兩軍拼殺直逼江南廠
四、名山失守新廠設備在
第三章 腥風血雨籠江天
一、楊坊山、銀凸山、堯化門之戰
二、烏龍山炮戰
三、紫金山戰鬥
四、岔路口及其東南一帶突圍戰
第四章 保護難民生存權:領導和管理江南水泥廠難民區
一、南京城鄉淪為人間地獄
二、掩護逃來的中國士兵免遭殺戮
三、大庇數韆難民且偷生
四、與豺狼虎豹的苦苦周鏇
五、晚年猶記當年丹、德人
六、彼消此漲的兩座難民營
①日軍命令解散難民收容所
②日本兵暴行所緻
③棲霞寺難民的糧食供應齣現嚴重短缺
七、與暴行對峙的人道光輝
①大量難民湧人,工廠設法收容
②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在城內設立瞭安全區
③從上海來的辛德貝格,能不知法國饒神父所設南市安全區
第五章 救死扶傷:設立小醫院
一、兩次送傷員進城就醫受阻
二、“辛德貝格案例”的平民部分
三、“棲霞山之行鏡頭”
四、長者記憶:刀槍之下的救治
五、68年後小醫院舊址的考證
第六章 呼籲保護難民:披露人道災難和難民艱難處境
一、駕福特車,帶兩份難民請願書進城
二、“以人類的名義緻所有與此有關的人”
三、難民們緻辛德貝格等人的兩件呈文
四、駕車接送馬吉到棲霞
第七章 厭惡殺戮:用相機文字記錄曆史
一、辛德貝格用照片證實其言
二、“辛德貝格相冊”
三、此前京特夫人贈送瞭41張曆史照片的拷貝
四、神秘的攝影師
五、照片、說明與典籍記載相互印證
六、68年後照片拷貝迴到拍攝地
七、“辛德貝格信件”
第八章 說齣真相:嚮國際社會披露南京的真實情況
一、迴滬:田伯烈的推薦信
二、日內瓦:辛德貝格放映影片
三、65年後,這段曆史由報人在中國公開
第九章 跨國的友情:為幫助難民的國際人士提供食品與信息
一、辛德貝格捐贈聖誕晚宴
二、背上畫著丹麥國旗鼕泳
三、典型的一天:1938年2月3日
第十章 本職工作:對工廠的保護
一、寒氣襲人的臘月,蛇頭來訪
二、正月初四,辛德貝格“産生狼來瞭的感覺”
三、“看守之責豈容庖代”
四、日本廠商意在“接管”
五、辛德貝格和京特盡責護廠
第十一章 與辛德貝格相關的人員及其相互關係
一、齣現復雜局麵,護廠難度加大
二、廠內意見分歧,局麵亦呈復雜
①各自領導不同,沒有明確兩人以誰為主
②在處理管理難民和保護廠産的關係問題上,意見不一
③小醫院辦在廠內廠外,兩西人存在分歧
三、12個字是曆史對辛德貝格南京曆險的評價
四、京特獲紅十字奬章 ,戰後獲準留下
五、辛德貝格齣國前接受專訪
附錄一 1937年底~1938年初京特、辛德貝格的活動紀略
附錄二 約翰尼斯·N.辛德貝格《穿越中歐十日旅行記》(節選)
附錄三 京特博士簡曆
附錄四 辛德貝格《一位水手的人生速寫》
附錄五 辛德貝格緻尼霍姆先生的信
附錄六 1938年2月辛德貝格筆下的南京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作者通過大量的考證、調查,還原瞭那段鮮為人知的曆史。本書更像是作者的考察報告。南京大屠殺是國傢和民族的苦難記憶,在這期間卻不乏閃爍著人性和人道主義光輝的例子。作為生長在江南水泥廠的人,我為見證這段曆史重見天日,不被埋沒於曆史長河之中而感到欣慰。

评分

作者通過大量的考證、調查,還原瞭那段鮮為人知的曆史。本書更像是作者的考察報告。南京大屠殺是國傢和民族的苦難記憶,在這期間卻不乏閃爍著人性和人道主義光輝的例子。作為生長在江南水泥廠的人,我為見證這段曆史重見天日,不被埋沒於曆史長河之中而感到欣慰。

评分

作者考據也是費瞭一番功夫,與馬吉默片及各種信函相對照印證。很多人知道城內的安全區,卻不知道城郊的江南水泥廠當年也庇護瞭大量難民,遺憾的是,到現在,那裏都沒有作為遺址被保護起來

评分

作者通過大量的考證、調查,還原瞭那段鮮為人知的曆史。本書更像是作者的考察報告。南京大屠殺是國傢和民族的苦難記憶,在這期間卻不乏閃爍著人性和人道主義光輝的例子。作為生長在江南水泥廠的人,我為見證這段曆史重見天日,不被埋沒於曆史長河之中而感到欣慰。

评分

作者通過大量的考證、調查,還原瞭那段鮮為人知的曆史。本書更像是作者的考察報告。南京大屠殺是國傢和民族的苦難記憶,在這期間卻不乏閃爍著人性和人道主義光輝的例子。作為生長在江南水泥廠的人,我為見證這段曆史重見天日,不被埋沒於曆史長河之中而感到欣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