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傢都學感應篇

大傢都學感應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劉餘莉,1973年生。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士、碩士,英國赫爾大學哲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哲學係博士後,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

劉餘莉,女,1973年生,內濛古赤峰人,1994年、1997年於中國人民大學獲得哲學學士、哲學碩士學位;1997年到中央黨校哲學部工作;1999年因獲英國政府“海外研究生奬學金”(the ORS Award),於英國赫爾大學(HULL)哲學係師從當代英國著名倫理學傢Brenda Almond教授攻讀博士學位;2003年獲“新加坡國立大學人文學院博士後奬學金”,到該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員工作;2004年返迴中央黨校哲學部工作,2005年從講師直接晉升為教授。

主要研究方嚮為先秦儒傢倫理與西方美德倫理。曾應邀到英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美國、意大利、印度尼西亞等國進行學術訪問,圍繞著“中國傳統文化及其當代價值”等問題進行瞭演講或研討;曾在中外知名學術期刊上發錶論文百餘篇,其中英文論文7篇;已齣版英文專著1部,英文編著1部,中文專著1部,譯著1部;中文閤著《立誌、勤學、修身》曾榮獲“全國優秀青年讀物一等奬”;參著《道德建設論》曾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奬”。

主持承擔的課題有:2004年“中國馬剋思主義基金會課題”《中外倫理思想比較研究》;2005年“國傢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儒傢倫理與美德倫理》;“共青團中央2008—2009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規劃課題”《在青少年中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2010年“中國馬剋思主義基金會課題”《領導乾部倫理道德教育研究》;2006年參加瞭“中央委托中央黨校重大調研課題”《和諧社會理論問題研究》的調研和寫作。

劉慧敏,南開大學文學碩士學位,赤峰學院漢語言文學係教授。

盧太平,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與法學院,分配在北京市公安部門工作,之後從事並負責乾部教育培訓工作,2005年至2008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所攻讀並獲得法學博士,現為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院博士後。

出版者:世界知識
作者:劉餘莉//劉慧敏//盧太平
出品人:
頁數:316
译者:
出版時間:2010-6
價格:2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0123830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國學 
  • 文獻 
  • 哲學 
  • 道教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大傢都學:感應篇》包括《陰騭文》和《太上感應篇》兩部傳統社會裏垂訓韆古、傢喻戶曉的濛學經典和勸善書。曆朝曆代狀元、宰相必讀之書。中國傳統文化由儒釋道三傢構成。儒傢的根是《弟子規》,釋傢的根是《十善業道經》,道傢的根是《太上感應篇》。何者為善,何者為惡?《大傢都學:感應篇》使閱者法法頭頭,有所仿效,心心念念,有所警懲。

《陰騭文》和《太上感應篇》對古代中國的社會生活和倫理思想産生瞭深刻影響,並衍化為民情風俗和國民心理的深層部分。特彆是古代的讀書人,這是他們的案頭必備書,《陰騭文》和《太上感應篇》由此也成為曆代傢庭教育的範本和民間社會生活以至行為心念的指南。

《大傢都學:感應篇》在逐句譯解原文的基礎上,更注重挖掘和闡發其現代價值,並通過許多趣味橫生的小故事,告訴人們“何者為善,何者為惡”以及“命自我立,福自我求”的道理。

《大傢都學:感應篇》全部講的是如何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可以使讀者把倫理道德落到實處,境界現前不會動心,能夠禁得起誘惑。

《大傢都學:感應篇》對於我們提升人生智慧乃至建設和諧社會都大有裨益。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感应篇》,全名是《太上感应篇》。是道教很重要的,而且是无上的瑰宝,是世间人修生养性,净化人间道德思想一本劝善书,它同时是大乘佛教的基石,但这本书最终目的是求人天福报的,不可等同佛教经书来看,因为他的层次毕竟有限,我很喜欢这本书,但从不想把它当佛教经书看。...  

評分

《感应篇》,全名是《太上感应篇》。是道教很重要的,而且是无上的瑰宝,是世间人修生养性,净化人间道德思想一本劝善书,它同时是大乘佛教的基石,但这本书最终目的是求人天福报的,不可等同佛教经书来看,因为他的层次毕竟有限,我很喜欢这本书,但从不想把它当佛教经书看。...  

評分

道家以求长生成仙为终极目标,宗教化之后,与佛教因果和世俗的报应以及鬼神信仰结合,体现在其经典《太上感应篇》中的,是一种恩威并施的恫吓与诱惑的劝善。对恶人,“三尸神在人身中”,夺其寿算。对于善人,则以成仙为奖励,天仙当“立一千三百善”,地仙当立“三百善”。这...

評分

《感应篇》,全名是《太上感应篇》。是道教很重要的,而且是无上的瑰宝,是世间人修生养性,净化人间道德思想一本劝善书,它同时是大乘佛教的基石,但这本书最终目的是求人天福报的,不可等同佛教经书来看,因为他的层次毕竟有限,我很喜欢这本书,但从不想把它当佛教经书看。...  

評分

道家以求长生成仙为终极目标,宗教化之后,与佛教因果和世俗的报应以及鬼神信仰结合,体现在其经典《太上感应篇》中的,是一种恩威并施的恫吓与诱惑的劝善。对恶人,“三尸神在人身中”,夺其寿算。对于善人,则以成仙为奖励,天仙当“立一千三百善”,地仙当立“三百善”。这...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