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的成長99%靠媽媽①

好孩子的成長99%靠媽媽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朝華
作者:呂雲龍//符文輝
出品人:
頁數:235
译者:
出版時間:2010-6
價格:2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0542380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育兒
  • 親子關係
  • 傢庭教育
  • 早期教育
  • 兒童心理學
  • 媽媽教育
  • 成長指南
  • 行為習慣
  • 情商培養
  • 正麵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好孩子的成長99%靠媽媽1:媽媽不可不知的教育心理學》內容簡介:懂點心理學,做最聰明的父母。孩子的心理成長藍圖,每一個平凡的媽媽都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因材施教——氣質不同,教育方法大不同行為心理學:解讀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成因,多元智能教育中的心理學:你的孩子一定有自己的強項。習慣培養中的心理學:讓孩子養成受益一生的好習慣,情緒調適心理學:如何處理孩子的負麵情緒。賞識教育中的心理學:把握賞識與批評之間的微妙變化,好孩子的成功來自媽媽1%的改變。

著者簡介

呂雲龍,男,傢庭教育工作,暢銷書作傢,曾多年工作於教育一綫,現在從事傢庭教育研究和文字創作,視角獨特,教育理念先進新穎,已版《13歲前,父母一定要為男孩做的100件事》《如何教齣聰明的孩子》等圖書。其作品理論科學嚴謹,結構邏輯性強,案例敘事清晰生動,語言通俗活潑,深受廣大父母喜愛。

符文輝,女,九江學院教師。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孩子的心理成長藍圖 孩子的心靈是一個難解之謎 0~3歲啓濛期:媽媽的陪伴最重要 2~5歲第一反抗期:“我不!我不!我不! 3~6歲敏感期:寬容孩子的重復和執拗的專注 6~12歲水泥期:培養孩子習慣和性情的絕佳階段 13~16歲叛逆期:準備接納孩子的桀驁不馴 孩子的心理體驗,需要媽媽的引導第二章 每一個平凡的媽媽都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 媽媽是孩子永遠的避風港——滿足孩子的傢庭歸屬感 保持與孩子的距離,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主 “孩子,你想成為誰”——幫孩子設想一個值得奮鬥的美好前景 “無為而治”,鍛煉孩子的自覺性和自主性 媽媽要有一顆平常心,不以一時分數論成敗 相對於智力因素,更要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調整教育方式,父母一起商量管教方法 理想傢庭環境5個基本特徵第三章 因材施教——氣質不同,教育方法大不同 氣質有若天性,因材施教是正道 教育孩子,請先瞭解不同氣質孩子的心理 針對膽汁質的孩子:增強其情緒的自控能力 針對抑鬱質的孩子:重視增強其交際能力,培養主動性 針對黏液質的孩子:培養其自信心,勇於挑戰自我 針對多血質的孩子:讓其懂得臨事而懼,謀定而後動第四章 行為心理學:解讀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成因 搞破壞——好奇是孩子搞“破壞”的永恒動力 攻擊——正確引導+冷處理 妒嫉——教孩子學會接受彆人的長處 攀比——彆人有,我也要有 謊言——根源可能在父母身上 虐待動物——都是暴力惹的禍 說髒話——引導孩子用恰當的話語錶達內心感受第五章 多元智能教育中的心理學:你的孩子一定有自己的強項 興趣——讓孩子的多元智能綜閤發展 數理邏輯——舉一反三,讓孩子擁有超強的領悟能力 語言智能——提升孩子溝通能力的法寶 空間智能——讓孩子擁有無所不及的想象力 運動智能——促進孩子智力和心理健康發展 人際交往際能——培養善解人意的孩子 自然觀察智能——讓孩子學會與大自然對話 內省智能——提高孩子自我認知、自我反省的能力第六章 習慣培養中的心理學:讓孩子養成受益一生的好習慣 耐心——用延遲滿足的方法來訓練孩子的耐力 細心——改變孩子粗心馬虎的毛病 不磨蹭——讓孩子告彆拖拉,提高做事效率 有計劃——教孩子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 責任感——培養孩子勇於擔當的品質 節儉——遏製孩子衝動消費的習慣 彬彬有禮——把孩子培養成小紳士、小淑女第七章 情緒調適心理學:如何處理孩子的負麵情緒 如何讓孩子懂得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正麵思考——遇事盡量往好處想 霍桑效應——媽媽需要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 焦慮情緒——媽媽要指導孩子戰勝焦慮的侵襲 怯懦情緒——彆讓怯懦絆住孩子前進的腳步 自卑情緒——幫孩子找到他的長處 孤獨情緒——拉一把陷入“孤獨沼澤地”的孩子 抑鬱情緒——如何趕走危及孩子的“心靈病毒” 挫摺情緒——適當設置挫摺讓孩子更堅強第八章 賞識教育中的心理學:把握賞識與批評之間的微妙變化 羅森塔爾效應——賞識教育帶來的神奇力量 強化效應——一句贊賞勝過十次批評 三明治效應——贊賞與批評的黃金比例和秩序 椰殼效應——用錶揚的方式批評 對比效應——響鼓不需重錘,賞罰不可越度 接觸效應——一個溫暖的擁抱勝過十次說教 疲勞效應——精神奬勵和物質奬勵配閤最有效第九章 好孩子的成功來自媽媽1%的改變 扮演好孩子人生“引路人”的角色 身教更勝言傳,用榜樣的力量帶動孩子 給予孩子信任,遠勝於對孩子進行監督 嘮叨——會讓孩子患上心理慢性癥 媽媽的過度關注會導緻孩子行為幼稚化 偶爾放孩子去給爸爸“帶壞” 劃清“自我、他我”的界綫,幫孩子實現社會化進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