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思想史(第二捲)

中國道教思想史(第二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
作者:卿希泰 編
出品人:
頁數:601
译者:
出版時間:2009-12
價格:92.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010082134
叢書系列:國傢社科基金成果文庫
圖書標籤:
  • 道教
  • 宗教
  • 道教史
  • 宗教學
  • (央美)王浩推薦
  • 道教思想
  • 宗教1·史2·道1·曆史
  • 國學
  • 道教
  • 道教思想史
  • 中國哲學
  • 宗教研究
  • 曆史
  • 文化
  • 魏晉南北朝
  • 隋唐
  • 宋元明清
  • 中國思想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隋唐五代北宋時期,道教思想發展的最重要的理論成果乃是“重玄”哲學的日益完善。《中國道教思想史(第2捲)(精裝)》為《中國道教思想史(第2捲)》,包括第三編隋唐至北宋的道教思想,主要介紹瞭隋至初唐道教重玄學的崛起、初唐道教重玄學論域的拓展考察、盛唐道教的服氣說與心性形神修煉理論等內容。

著者簡介

卿希泰 男,1928年生,四川省三颱縣人。先後畢業於四川大學法律係本科和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研究生班。曾任四川大學哲學係黨總支書記、副係主任、副教授,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國傢社科基金宗教學科規劃評審組副組長、首屆全國高校哲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現任四川大學文科傑齣教授,國傢“985工程”四川大學宗教與社會研究創新基地首席專傢,四川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宗教學研究》、《儒道釋博士論叢》和《宗教與社會叢書》主編。先後編著齣版《中國道教思想史綱》、《中國道教史》、《中國道教》、《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中外宗教概論》、《道教文化新探》、《道教文化與現代社會生活》等各類學術著作。700餘萬字,並榮獲國傢級和部省級優秀科研成果奬13次,其中一等奬6次、二等奬5次。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詹石窗 男,1954年生,福建省廈門市人。1982年獲廈門大學哲學學士,1986年獲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哲學碩士,1996年獲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哲學博士。現任四川大學老子研究院院長,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傢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專傢,中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等職。先後主持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百年道學精華集成”、國傢社會科學基金特彆委托項目“百年道教研究與創新工程”等10多個課題。主要著作有《道教文學史》、《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研究》等20餘部,組織編纂《國學新知文庫》等多係列大型學術叢書,在海內外學術刊物上發錶學術論文近200篇。個人著作先後獲得省部級奬10項,其中一等奬3項、二等奬4項,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1項。

圖書目錄

第三編 隋唐至北宋的道教思想 引言 第十一章 隋至初唐道教重玄學的崛起 第一節 重玄學的界定及其興盛的思想背景 第二節 成玄英的重玄學範疇 第三節 成玄英的重玄思想與生命體悟 第十二章 初唐道教重玄學論域的拓展考察 第一節 李榮對重玄思想的繼承與引申 第二節 王玄覽《玄珠錄》的重玄思想 第三節 孟安排《道教義樞》的重玄思想 第十三章 盛唐道教的服氣說與心性形神修煉理論 第一節 司馬承禎的服氣養命與坐忘修心論 第二節 吳筠的神仙可學論與形神可固論 第三節 《護命經》等道經的心性形神修養論 第十四章 中晚唐至北宋道教“三玄學”的思想主流 第一節 杜光庭對《道德經》的思想解讀 第二節 麻衣道者、陳摶的《周易》象數學 第三節 從劉牧到邵雍:《易》學象數之推衍 第四節 張無夢與陳景元的“三玄”會通詮釋理路 第十五章 中晚唐至北宋道教的“陰符學”與政治思想 第一節 李筌《陰符經疏》、《太白陰經》的思想底蘊 第二節 《太平經鈔》與《太平兩同書》的“太平匡濟術” 第三節 《無能子》推崇“自然”的哲學和社會政治思想 第四節 譚峭《化書》的“化化不問”學說及民生思想 第五節 蹇昌辰等道教學者詮釋《陰符經》的思想理趣 第十六章 隋唐至北宋道教的“參同學”與金丹理論 第一節 道教“參同學”及其思想特徵 第二節 道教“參同學”與內外丹實踐及其理論發展 第三節 鍾呂金丹道與《悟真篇》的思想 第十七章 隋唐至北宋道教的科技思想 第一節 隋唐道教的天文曆算思想 第二節 隋唐至北宋道教的醫學養生思想 第十八章 隋唐至北宋道教的齋醮科儀思想 第一節 張萬福修訂齋醮科儀及其黃篆濟度思想 第二節 杜光庭《太上黃篆齋儀》的濟度思想 第三節 北宋三籙齋儀格的形成與羅天大醮儀的思想 第十九章 隋唐至北宋道教與儒、釋的思想關係 第一節 唐代的道佛論爭與三教間的相互影響 第二節 北宋道教思想對理學的滲透與“三教閤一”觀 第二十章 隋唐至北宋道教勸善導嚮的加強與道教思想對文學的影響 第一節 道教勸善導嚮的加強及其思想特點 第二節 道教思想對文人創作與文學理論的影響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第二捲也啃完瞭,我真牛逼????要吐血瞭

评分

研究水平參差不齊

评分

第二捲也啃完瞭,我真牛逼????要吐血瞭

评分

第二捲也啃完瞭,我真牛逼????要吐血瞭

评分

研究水平參差不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