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少女对越战的真实记录。
死亡和流血每一天都在发生,反复磨砺着她柔软的心灵,她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成长。她学到了什么是名誉,什么叫恻隐之心,什么是责任感;她学到了应该怎样为理想鞠躬尽瘁;也学习着怎样去爱与报答被爱……
但战争并没有因此而体恤这个热情洋溢的生命。在一次转移中,为了掩护战友和伤员撤离,凭着一只CKC半自动步枪,她以一人之力对抗120个美国士兵……日记戛然而止在此时。
几天后,她的遗体被当地的少数民族同胞发现,一粒子弹深深地穿过了她的前额。
邓垂簪,一名勇敢坚毅战地女医生,一个敏感多情的文艺女青年。
烈火燃烧的岁月,她用笔,记录了她所亲历的这场战争的血腥与残酷,也倾诉着一个少女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希望与迷茫。
2005 年4 月,当河内正在筹备庆祝越南南方解放30 周年之际,邓垂簪的母亲尹玉簪大娘收到了一个小包裹,里面有两本日记。 包裹是由一位探访河内的美国老兵带来的。委托他的人是弗雷德里克•怀特赫斯特律师——一名曾经在德普县美军军事基地情报部门服役的军官。1970 年,他的...
评分1969.4.27 也许再也没有什么比在反扫荡中仓促撤退的场景更令人伤心的了。家什已搬迁,房屋空荡冷清,无一人影。今天下午,我从林区返回医院,敌人近在眼前。我望着这些亲切熟悉的房屋,心中冒起一股仇恨。这些房屋花费了我们多少的精力和智慧啊。我们的汗水浸透了每一根茅草,...
评分1970.6.20 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人过来接应。从第二次被轰炸时算起,已经快十天了。大家临走时约定将会很快回来接我们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大家都猜疑是有间谍告了密。从那时起,留下的人一分一秒苦苦地在等待。从清晨 6 点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下午……一天、两天……一连九天过去...
评分一位越南女医生在战地前沿留下的生死记忆,两本落入美军手中多年,直到几十年后才重见天日的日记,一段不仅在越南引起轰动,更令全世界为之感动的坚守。翻开这本日记,就如同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当年的越战战场;又仿佛,是进入到了这位名为“邓垂簪”的越南少女的心灵深处…...
评分2005 年4 月,当河内正在筹备庆祝越南南方解放30 周年之际,邓垂簪的母亲尹玉簪大娘收到了一个小包裹,里面有两本日记。 包裹是由一位探访河内的美国老兵带来的。委托他的人是弗雷德里克•怀特赫斯特律师——一名曾经在德普县美军军事基地情报部门服役的军官。1970 年,他的...
高中时期读的时候更关注书中对当时战况环境的记录,再读起,多了柔情。
评分last night i dreamed of peace
评分民主不过是一个梦想
评分05年越南人口8300万左右,这本书卖了43万多册。恬静而传奇,温婉而惨烈。
评分战争的残酷和少女情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以前看到的影视作品中对于越南士兵的描述是很片面的,这本书让人看到了有血有肉的越南士兵,那种战友情,思乡情,那种对敌人的仇恨哪一方都是一样的。日记主人用行动达成了对逝去战友们的承诺,让人肃然起敬,同时更多的是悲伤,战争带来的伤痛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日记重见天日的过程则让人看到了理解和宽容的力量,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这是更加让人动容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