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礼之辨

仁礼之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梁家荣
出品人:
页数:2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0-4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70953
丛书系列:近思文丛
图书标签:
  • 儒学
  • 中国哲学
  • 孔子
  • 哲学
  • B1礼学
  • B1先秦儒学
  • 2010年哲学类新书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伦理学
  • 道德哲学
  • 儒家思想
  • 仁学
  • 礼学
  • 中国哲学
  • 传统文化
  • 价值观念
  • 社会伦理
  • 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仁”与“礼”在其中如何定位?以现代社会的状况来看,孔子之道是否还有值得学习之处?这些都是近代以来关心中国文化的学者所不断思考的问题。

本书透过古籍文献的疏理, 还原孔子学说的本来面目;使用今天的语言,重释古老儒学的核心概念;运用严密的论证,清除对儒学的流行误解;借助认知科学、演化生物学和大脑科学等当代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重估孔子之道的现代意义。所探讨的或许是老问题,研究方法却绝对是新尝试。一步一步跟从本书抽丝剥茧的探索,读者将可以看到,即使“复礼”之说已不可行,孔子的“仁之方”则不但经得起时间之考验,还通得过当代科学的考查。孟子说“仁者无敌”,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作者简介

梁家荣,香港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德国弗莱堡大学客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现象学与当代哲学资料中心副研究员,现任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已于海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十数篇。

目录信息


引言
第一章 “儒家”释义
一、“原儒”的问题
二、孔子之时何谓“儒”的问题
三、儒家起源的问题
四、谁是真孔的问题
第二章 孔子之道中仁与礼的关系
一、仁与礼之主次问题
二、仁是礼的必要条件
三、孔子之道在于修起礼乐
第三章 何谓“礼”?
一、“礼”字释义
二、凡人类社会皆有礼
三、礼与仪
四、礼与仿效
五、礼与传统
六、礼之所以
七、礼与身份及地位
第四章 人道与人性
一、人道与ethics
二、礼与亲亲
三、亲亲与人性
第五章 人道与礼义
一、礼本道德说
二、“伦理”与“道德”
三、西方人道论的古今异
四、“道德”作为虚位
五、“德”的含义
六、“义”的含义
七、礼与义
八、孔子所谓“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第六章 仁的内容
一、理学家转失孔孟言仁之义
二、仁人与仁术
三、仁与群
四、仁之方、金律、道德律与兼爱
第七章 礼义之理据
一、礼与治
二、义与利
三、人道论的两个层次
第八章 重估孔子之道
一、演化与道德
二、仁之方与投桃报李
三、情感与仁义
四、直觉主义的问题
五、传统与人道
六、礼、法及效用
七、总结
参考书目
一、汉语著作
二、外语著作及外语著作中译本
索 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整本书都是以西方话语体系来分析儒家的仁与礼,结论便出现了很多差异,作者对亲亲与礼的关系,亲亲是否本于人性的分析,我都难以认同。而且单论社会学人类学方法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不如吴飞老师《人伦的解体》清晰深刻。

评分

好啊

评分

著者的興趣好像完全不在哲學史和思想史上,反倒像是文獻學家。一方面沒有西哲的思辨能力和嚴謹性,另一方面又缺乏對中哲的会通,造就了他的夾生的思維方式——試圖把握概念的層次性,在關鍵地方卻又不能作區分。他對宋明儒的道統觀完全不能理解。對“如其仁”的理解也大有問題,在證明全書關鍵的禮本說時顯得特別蒼白無力。

评分

虽有争议之处,但其人治学态度,十分可赞

评分

抓住孔子之道中最核心的仁礼,结合文献训诂和文本细读加以分析,开头看起来还是非常不错的,然而后面对比西方学说,尤其是对相关单词的溯源比对,实在让人很不耐烦,还有,作者对宋儒的一些看法可能也存在误解,四星主要是给前三章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