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华尔街(珍藏版)》内容简介:继《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之后,《战胜华尔街》是林奇专门为业余投资者写的一本股票投资策略实践指南:林奇本人是如何具体实践自己的投资方法,如何选股,如何管理投资组合,从而连续13年战胜市场的
林奇用自己一生的选股经历,手把手教读者如何正确选股,如何避免选股陷阱,如何选出涨幅最大又最安全的大牛股。最重要和最精彩的部分——管理麦哲伦基金13年的投资自传
从0.18亿到1亿美元的初期,从1亿到10亿美元的中期,从10亿到140亿美元的晚期,揭示了林奇连续13年战胜市场的三个主要原因:
林奇比别人更加吃苦;
林奇比别人更加重视调研;
林奇比别人更加灵活。
最实用的部分——21个选股经典案例
涉及零售业、房地产业、服务业、萧条行业、金融业、周期性行业等。这不仅是林奇选股的具体操作,更是分行业选股的要点指南。
归纳总结出25条投资黄金法则
林奇用一生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凝结出来的投资真谛,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牢记于心,从而在股市迷宫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战胜华尔街(珍藏版)》既是一个世界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的选股回忆录,又是一本难得的选股实践教程和案例集锦。读书建议:《战胜华尔街》既可以作为《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的进阶读物,也可以作为其实操案例,二者结合来读,获益最大。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是美国,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投资专家。他对共同基金的贡献,就像乔丹对篮球的贡献,其共同之处在于把投资变成了一种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彼得•林奇出生于1944年,15岁开始小试投资,赚取学费,1968年毕业于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取得MBA学位。
1969年,林奇进入富达公司。1977~1990年间,他一直担任富达公司旗下麦哲伦基金的经理人。在这13年间,他使麦哲伦基金的管理资产从2000万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年平均复利报酬率高达29%,几乎无人能出其右。麦哲伦基金也由此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基金,投资绩效名列第一。
1990年,彼得•林奇光荣退休,开始总结自己的投资经验,陆续写出《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学以致富》,轰动华尔街。
据说电影的续集一般都很难超过第一部。不幸,这本书也不能免俗。 显然,由于第一本书成功,在第一基金经理人的光环下,林奇很难不写本续集,就像一部卖座的片子拍续集一样平常。但显然,林奇并没有把写书特别当回事,续集也就理所当然地比较一般了。 相比第一部,这本书更像...
评分前面几章读来还是有点收获的,基本上是一种投资的宏观判断和境界,比较有启发,后面几章关于选个股的内容不完全适合中国市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到了两房的股票作为其炫耀的资本,虽然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林奇已经退出投资基金,如果他依然身在江湖的话,两房的危机是否能...
评分正如张志雄的序言所称“勤奋的兔子”,林奇在此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也是其勤奋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 每天的工作量可能超出了两三个人,无论是读年报、午餐约谈还是去公司调研,都很值得学习,令人敬佩。 说他是快枪手是因为他持有组合的换手率,一开始要倒至少3遍,...
评分前面几章读来还是有点收获的,基本上是一种投资的宏观判断和境界,比较有启发,后面几章关于选个股的内容不完全适合中国市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到了两房的股票作为其炫耀的资本,虽然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林奇已经退出投资基金,如果他依然身在江湖的话,两房的危机是否能...
评分(1)华尔街的专业人员要完成大量销售任务,本身缺少时间和意愿去深入追踪某些行业,缺少实地调研和独立研究使得自身很难发现大牛股。 (2)专业人员时刻关心股市的走势,判断最佳投资时机反而缺少了长期投资的心态,同时易受整个股市焦虑恐慌心理的影响,做出不理智的判断。 ...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的姊妹篇,简要回顾了作者在麦哲伦基金的投资经历,并通过一些典型案例阐释作者的投资策略。有一些具体的技巧,但更多的还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彰显投资艺术性的思维层面的东西。建议先阅读《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再看这一本,效果更佳。
评分其实没怎么看懂……
评分这本基本上是选股案例,不如《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评分林奇的投资及选股介绍,定期检查公司基本面确定是否继续持有。
评分讲了很多故事和实例,相比来说还是更喜欢《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