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1899-1977)
俄裔美國作傢,20世紀傑齣的文體傢、批評傢、翻譯傢、詩人、教授和鱗翅目昆蟲學傢,1899年4月23日齣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布爾什維剋革命期間,他隨全傢於1919年流亡德國。他在劍橋三一學院攻讀法國和俄羅斯文學後,先後居住在柏林和巴黎,開始瞭文學創作。
1940年,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在威爾斯理、斯坦福、康奈爾和哈佛大學執教,以小說傢、詩人、批評傢和翻譯傢身份享譽文壇。他在1955年所寫的《洛麗塔》獲得極大榮譽。此書的成功讓他得以辭去教職,專事寫作。其後他齣版的英文小說《普寜》、《微暗的火》、《阿達》展現瞭納博科夫對於咬文嚼字以及細節描寫的鍾愛。納博科夫的聲譽在晚年達到頂峰,被譽為“當代小說之王”。
1961年,納博科夫遷居瑞士濛特勒,1977年7月2日病逝。
關於譯者
韋清琦
1972生,江蘇南京人。本科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2004年獲得北京語言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赴美國內華達大學訪學,現為南京師範大學金陵女子學院英語係教授。學術興趣包括英美文學批評、生態文化研究、翻譯實踐,著有《綠袖子,舞起來:對生態批評的闡發研究》;已齣版的譯著有《羚羊與秧雞》、《末世之傢》、《人性的因素》等六部。
记忆的起点在何处? 或许,我们会回忆起一棵高大笔直的木棉树(其树干之粗壮需四人合力才能围抱,而那骄傲的树顶燃起的普罗米修斯之火,后来却被宙斯的雷霆判以永久的沉默),树下,夕阳穿过叶片之间稀薄的空气投下橙色光斑,双胞胎中的一个坐在浴盆里,感到包围着自己身体那微...
評分终于读完了。过程中带着满腔怒火,一再压抑着。 很烦纳博科夫咬文嚼字的行文方式,相当讨厌他这种炫技卖弄行为,让人看着累、看不懂、没耐心看懂,您写作既然是要公开出版发行,就别故弄玄虚好么?难道我还得一再重读,就为搞懂厚厚一本中的所有文字、段落的真正意思?时间是...
評分热爱纳博科夫的读者应当不会困于道德观的取舍,这并不意味着批判他的读者皆是传统的卫道士。纳博科夫常常玩弄着易将读者引入歧途的文字游戏,纳博科夫笔下的角色常带着离经叛道的妖冶或放纵,纳博科夫拉扯着絮叨的长句却不对任何人的命运负责——讨厌纳博科夫的理由也恰是喜欢...
評分情欲和艺术,不过是我们的游戏。 精神的食物,仅仅是隐藏在云翅中的飘渺楼阁吗?在个人短暂的时光回廊中,满足想要背负整个世界的沉重的卑微雄心。我不得不想,个人的苦难也是沉重的,一本家族纪事,或是锁在抽屉里的日记,或是被遗忘的枯萎的花朵书签,荒诞无羁的流逝,渐渐把...
評分用一句話描述的話,可以當作另一個《紅樓夢》看
评分用一句話描述的話,可以當作另一個《紅樓夢》看
评分用一句話描述的話,可以當作另一個《紅樓夢》看
评分用一句話描述的話,可以當作另一個《紅樓夢》看
评分用一句話描述的話,可以當作另一個《紅樓夢》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