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则受到“进化论”影响。后来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国民落后的精神面貌。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和《仿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等。1927年至1935年期间,又创作了小说集《故事新编》和大量杂文。除此之外,他还翻译了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等大量作品。有《鲁迅全集》行世。
《呐喊》初版时收小说十五篇,作于1918年至1922年间。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列为该社“文艺丛书”之一。1926年10月第三次印刷时起,改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列入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1930年1月第十三次印刷时,作者抽去其中的《不周山》一篇(后改名为《补天》,收入《故事新编》);此后印行的版本均从1930年版。
本集中的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深厚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少年时,鲁迅更像一则笑话。“……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 同学们忍不住笑。“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大家几乎笑成一团。“立仆”——这就是我当年对鲁迅最深的印象。 还算是个青年的时候...
评分少年时,鲁迅更像一则笑话。“……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 同学们忍不住笑。“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大家几乎笑成一团。“立仆”——这就是我当年对鲁迅最深的印象。 还算是个青年的时候...
评分7.23事件过去快三个月了,目前网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声音了,即使有声音也可能没有多少人愿意听了,一个接一个的事故或故事不断稀释当时的剧痛,当初愤怒的人群可能在积极地寻找着的下一个可以愤怒的对象或事故,只要媒体敢于披露,他们的想法是很容易实现的。前一段时间是上·海...
评分《风波》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通过对江南水乡中一场辫子风波危机的描述,揭示了缺乏精神信仰和追求的国民性弱点的实质,及复辟终究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步伐,沉渣短暂的泛起之后,终究要被重新淘汰。 主人公七斤住在农村,是当地著名的见过世面的...
故事比现实好多了
评分《呐喊》时间跨度非常大,我以为这其中或许可以看到鲁迅由小说家向杂文家的转型。
评分这套书收了呐喊、呼兰河传和百万英镑,为我虚度的青春期补课。
评分故事比现实好多了
评分《呐喊》时间跨度非常大,我以为这其中或许可以看到鲁迅由小说家向杂文家的转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