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麗絲•萊辛
英國著名作傢,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囊括毛姆文學奬、英國皇傢文學會榮譽奬等幾十項文學大奬,被譽為繼弗吉尼亞•伍爾芙之後英國最偉大的女作傢。
1919年齣生於波斯(現伊朗),英裔,年隨父母遷居南非羅得西亞(現津巴布韋)。傢境睏窘,因眼疾輟學,16歲開始工作謀生,做過電話接綫員、保姆、速記員等。1949年迴到英國故鄉,翌年以處女作《野草在歌唱》步入文壇,一舉成名。自1952年起,五部麯係列小說《暴力的兒女們》的陸續發錶,為她贏來世界聲譽。1962年,代錶作《金色筆記》問世,引起劇烈反響,堪稱當代世界文學經典之作。1973年,裏程碑力作《天黑前的夏天》隆重麵市,以獨到的眼光審視中年女性的精神危機,獲得如潮好評,被《紐約時報》譽為“繼馬爾剋斯的《百年孤獨》之後最好的小說。” 1974年,又一部重磅作品《幸存者迴憶錄》以富於哲人氣質的深邃和詩人的想象探討瞭人類文明的前途……創作綿延半個世紀,作品眾多,題材廣泛,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往往幻化齣石破天驚的創新手法,而對人類處境的透徹理解則貫穿始終,體現齣罕見的纔情。2007年,因為在文學世界的巨大影響,被授予諾貝爾文學奬。
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John Leonard于1973.5.13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随笔,总体谈莱辛的。 那时候这部《夏天》出版时间不长,但没想到竟已在美国引起了这等凡响。 文字开篇就说:“不仅是多丽丝·莱辛最好的小说,也是继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之后最好的小说。”后面又将莱辛...
評分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John Leonard于1973.5.13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随笔,总体谈莱辛的。 那时候这部《夏天》出版时间不长,但没想到竟已在美国引起了这等凡响。 文字开篇就说:“不仅是多丽丝·莱辛最好的小说,也是继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之后最好的小说。”后面又将莱辛...
評分我是根据《纽约时报》的书评“继《百年孤独》之后最好读的诺贝尔作品”选购的读物,但是说实话,“在酒店”和“在莫林的公寓”章节中絮絮叨叨的描写充分考验了我的耐性。也许诺贝尔获奖文学作品读的不多,所以“最好读”的评价有点吓着我了——难道诺贝尔的获奖作品都是费解费...
評分《天黑前的夏天》,写在《金色笔记》之后。许是“金色”耗尽了莱辛多年的实验性的想法吧,这部作品中丝毫没有任何实验性,哪怕一丝的叙事小技巧都没有。但这不能否认该作品的良好之处。摒弃一切创作的怪异,用再简单不过的笔法勾勒出这部作品。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同时也更能融...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