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中國對日政策研究

戰時中國對日政策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鬍德坤
出品人:
頁數:395
译者:
出版時間:2010-3
價格:3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9713280
叢書系列:中國社會科學院中日曆史研究中心文庫
圖書標籤:
  • 曆史
  • 日本
  • 中國
  • 抗日戰爭
  • 中國政策
  • 對日關係
  • 戰爭史
  • 曆史研究
  • 政治史
  • 外交史
  • 近代史
  • 國共關係
  • 戰略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戰時中國對日政策研究(1937~1945)》通過考察戰時中國對日政策的形成、演變全過程,總結齣戰時中國對日政策具有立足於抗戰,一切為瞭抗戰,是抗戰的對日政策;包含瞭國共兩黨的戰時對日政策;爭取國際援助,與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各國聯手製日;堅持持久抗戰等四大特點,並指齣這四大特點是中國曆史和世界曆史發展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産物,是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特定曆史環境下的産物。

著者簡介

鬍德坤,1946年生。武漢大學曆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7~2007年任武漢大學副校長。曾兼任國傢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傢、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學會會長等職。曾在日本京都大學、創價大學做訪問學者。先後齣版《第二次世界大戰史》(閤著)、《中日戰爭史(1931~1945)》、《七七事變》、《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綱》(主編)、《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後世界性社會進步》(主編)、《中國抗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閤著)等著作和教材十餘部,發錶學術論文60餘篇。擔任馬剋思主義工程《世界現代史》教材項目首席專傢,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等十餘項。

彭敦文,1962年生,湖南瀏陽人。1999年獲曆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曆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現代史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齣版專著《國民政府對日政策及其變化——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特權論》(閤著)等及譯著多部。發錶《蔣介石奉化故裏演講考析》、《抗戰時期國民黨體製變化與組織狀況》、《簡論國民政府依賴國聯政策的形成》、《不抵抗命令與不抵抗政策》、《30年代蔣介石對日思維》等20多篇學術論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概論1
一 戰時中國對日政策的形成是世界曆史發展到現代的産物1
二 戰時中國對日政策的特點6
三 戰時中國對日政策與中日戰爭進程12
四 戰時中國對日政策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
第二章 從七七事變到淞滬會戰時期的中國對日政策24
一 從七七事變到淞滬會戰時期的日本對華政策24
二 七七事變的爆發與中國的應對46
三 從和到戰——中國抗戰體製的建立55
四 立足抵抗,爭取外援——淞滬會戰時期的中國對日政策67
第三章 從南京會戰到武漢會戰時期的中國對日政策85
一 從南京會戰到武漢會戰時期的日本對華政策85
二 國民政府的積極抗日政策102
三 持久抗戰的對日作戰方針111
四 求援外交中的對日政策121
第四章 進入相持階段後國民政府對日政策的調整131
一 進入相持階段的日本對華政策131
二 國民政府持久抗日政策及實施151
三 積極推動盟國援華和對日作戰的外交政策164
第五章 相持階段中共的對日政策178
一 “斬草除根”——日本對中共的政策178
二 中共的全麵抗日方針206
三 中共的對日持久抗戰方針219
四 中共敵後遊擊戰戰略229
五 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綫政策240
第六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的中國對日政策248
一 日本南進與對華政策的調整248
二 美英蘇對日、對華政策262
三 國民政府由“苦撐待變”到對日宣戰的政策轉變281
四 世界大戰戰局轉換時期的中國對日政策294
第七章 開羅會議前後的中國對日政策309
- 1943年的日本對華政策309
二 圍繞對日作戰問題的中美英三角關係318
三 開羅會議與國民政府對日政策337
第八章 抗戰後期的中國對日政策348
一 抗戰後期的日本對華政策348
二 反攻時期的盟國對華、對日政策362
三 國民政府的對外戰略與對日政策376
齣版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真心差

评分

作者們應該是費瞭很大心血,但是這一段時間真的很讓人惡心。大傢隻是想知道大概,太細瞭就不想看瞭。

评分

真心差

评分

對這種學術産物不知道說什麼……實在一般。

评分

真心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