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苏联科学家在中国

一位苏联科学家在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湖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Su) Ke Luo Qi Ke
出品人:
页数:171
译者:赵宝骅
出版时间:2010-4
价格:28.00元
装帧:Paperback
isbn号码:9787535564764
丛书系列: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
图书标签:
  • 苏联
  • 历史
  • 中国
  • 社会
  • 苏联专家
  • 现代史
  • 随笔
  • 克罗契科
  • 苏联科学家
  • 中国
  • 科技史
  • 文化交流
  • 冷战时期
  • 科学家传记
  • 中苏关系
  • 历史人物
  • 国际合作
  • 学术交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位苏联科学家在中国》有计划地访问一些当事人,希望他们能将亲历、亲见、亲闻的史实口述回忆,让采访者整理成文字和音像资料,为后人留下一些宝贵的文化财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应该得到各方面的支持。

作者简介

米哈依尔·阿·克罗契科(1902-1985),乌克兰人,物理化学家,苏联科学院普通与无机研究所研究员。斯大林奖金获得者(1948),于1958年和1960年两次来华讲学。1961年赴加拿大。

目录信息

出版说明
前言
上篇 1958年在中国
第一章 一件科学差事
第二章 北京的科学与科学家
第三章 在北京的生活
第四章 友谊宾馆和苏联大使馆:在北京的中苏合作
第五章 运动与驱使
第六章 去南方出差
第七章 去北方出差
第八章 在北京的最后几周:我们谈论政治
下篇 1960年在中国
第九章 回到中国
第十章 对昆明的最初印象
第十一章 潮流逆转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当代史学者沈志华教授在《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一书中写道:“中国人早就说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但直到大批苏联顾问和专家来到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才真正见到他们的老师。新中国成立之初,刚刚脱离战火的中国大地一片萧条,百业待兴,中国共产党要在这片土地上...

评分

当代史学者沈志华教授在《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一书中写道:“中国人早就说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但直到大批苏联顾问和专家来到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才真正见到他们的老师。新中国成立之初,刚刚脱离战火的中国大地一片萧条,百业待兴,中国共产党要在这片土地上...

评分

当代史学者沈志华教授在《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一书中写道:“中国人早就说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但直到大批苏联顾问和专家来到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才真正见到他们的老师。新中国成立之初,刚刚脱离战火的中国大地一片萧条,百业待兴,中国共产党要在这片土地上...

评分

当代史学者沈志华教授在《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一书中写道:“中国人早就说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但直到大批苏联顾问和专家来到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才真正见到他们的老师。新中国成立之初,刚刚脱离战火的中国大地一片萧条,百业待兴,中国共产党要在这片土地上...

评分

当代史学者沈志华教授在《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一书中写道:“中国人早就说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但直到大批苏联顾问和专家来到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才真正见到他们的老师。新中国成立之初,刚刚脱离战火的中国大地一片萧条,百业待兴,中国共产党要在这片土地上...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看的是英语译本,不是中文版。

评分

特定年代P民生活史的一个断面。另,也是一本科学史的八卦,看完就会明白,为什么王八朝和毛国同为XX体制,毛国至少在科学、文学和艺术上还能有点成就,王八朝就彻底呵呵了。

评分

滑稽荒唐的20世纪50年代。苏联更甚。

评分

滑稽荒唐的20世纪50年代。苏联更甚。

评分

滑稽荒唐的20世纪50年代。苏联更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