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學中的核技術

生物醫學中的核技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科大
作者:丁麗俐//馬俊//薛亮
出品人:
頁數:217
译者:
出版時間:2010-1
價格:26.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1202577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核技術
  • 生物醫學
  • 放射生物學
  • 醫學物理
  • 核醫學
  • 生物物理
  • 診斷技術
  • 治療技術
  • 同位素
  • 生物應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生物醫學中的核技術》以介紹生物和醫學中的核技術為目的,同時也介紹瞭一些放射性在生物和醫學領域的應用現狀。《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生物醫學中的核技術》共分六章。前三章主要闡述瞭核物理、探測技術和核輻射防護等在生物、醫學研究和應用等方麵的必備知識;第四章主要介紹瞭放射性標記化閤物的閤成方法;最後兩章主要介紹瞭核技術在生物和醫學中的應用及技術。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第1章 放射性核素與放射性 1.1 原子、原子核及其穩定性 1.1.1 原子 1.1.2 原子核 1.2 原子核衰變及放射性 1.2.1 一般概念 1.2.2 化學和放射性 1.2.3 核衰變類型 1.3 放射性衰變規律 1.3.1 放射性核素衰變的基本規律 1.3.2 半衰期 1.3.3 放射性核素連續衰變定律 1.3.4 放射性強度及其單位 1.4 核射綫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1.4.1 帶電粒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1.4.2 γ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第2章 放射性核素的探測 2.1 氣體電離探測器 2.1.1 工作原理 2.1.2 電離室 2.1.3 正比計數器 2.1.4 G-M計數器 2.2 閃爍探測器 2.2.1 基本原理 2.2.2 固體閃爍探測器 2.2.3 液體閃爍(LS)探測器 2.3 半導體探測器 2.4 放射性探測器中使用的電子儀器 2.4.1 前置放大器 2.4.2 放大器 2.4.3 脈衝高度分析器 2.4.4 定標器 2.5 放射性樣品的測量 2.5.1 影響樣品測量的因素 2.5.2 探測器的測量方式 2.6 核計數的統計學處理 2.6.1 核衰變的統計性 2.6.2 統計誤差的錶示及運算 2.6.3 統計分析的應用 2.6.4 測量數據的分析第3章 核輻射防護 3.1 輻射防護中的基本概念及單位 3.1.1 照射量 3.1.2 吸收劑量 3.1.3 劑量當量 3.1.4 照射量與吸收劑量的關係 3.1.5 照射量(率)與放射源活度之間的關係 3.2 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3.2.1 輻射對生物體損傷曆史 3.2.2 核輻射的生物效應 3.3 核輻射的防護標準 3.3.1 輻射防護標準的發展曆史簡介 3.3.2 我國現行的輻射防護標準 3.3.3 劑量當量限值的安全評價 3.4 核輻射防護方法及劑量計算 3.4.1 內照射防護 3.4.2 外照射防護 3.5 放射性汙染的清除和廢物處理 3.5.1 放射性汙染的清除 3.5.2 放射性廢物的處理第4章 放射性核素的生産與標記化閤物的閤成 4.1 放射性核素的生産 4.1.1 反應堆生産放射性核素 4.1.2 加速器生産放射性核素 4.1.3 放射性核素發生器生産放射性核素 4.2 放射性標記化閤物命名與製備 4.2.1 標記化閤物的命名與書寫 4.2.2 放射性標記化閤物的製備 4.3 標記化閤物的質量控製 4.3.1 物理檢驗 4.3.2 化學檢驗 4.3.3 生物學檢驗 4.4 標記化閤物的自分解及其機理 4.4.1 輻射自分解機理 4.4.2 減少輻射自分解的方法第5章 放射性核素在生物和醫學應用中的相關技術 5.1 放射自顯影技術 5.1.1 放射自顯影的一般過程 5.1.2 自顯影的閱讀與相對定量 5.2 放射免疫測定法 5.2.1 基本原理 5.2.2 基本步驟 5.3 放射性示蹤技術 5.3.1 放射性示蹤技術的優缺點 5.3.2 示蹤實驗的設計及步驟 5.3.3 放射性核素稀釋分析法 5.4 活化分析 5.4.1 基本原理 5.4.2 活化分析的主要優缺點 5.4.3 活化分析的一般程序 5.4.4 活化分析在生物學和醫學中的應用 5.5 迴鏇加速器 5.6 γ照相機 5.6.1 係統構成 5.6.2 準直器 5.6.3 閃爍晶體 5.6.4 光電倍增管 5.6.5 位置計算電路 5.6.6 顯示記錄係統 5.7 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技術 5.7.1 單光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 5.7.2 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 5.7.3 圖像重建 5.8 PACS第6章 放射性核素在生物和醫學中的應用 6.1 核醫學發展簡史 6.1.1 理論創新 6.1.2 試劑研發 6.1.3 相關儀器 6.1.4 確立與發展 6.2 核醫學顯像技術應用 6.2.1 核醫學影像診斷的特點 6.2.2 代謝顯像 6.2.3 受體顯像 6.2.4 灌注顯像 6.2.5 反義基因顯像 6.2.6 核醫學影像診斷的局限 6.3 放射性核素治療 6.3.1 放射性核素治療的原理 6.3.2 131I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6.3.3 骨轉移癌核素內照射治療 6.3.4 放射性核素基因治療 6.3.5 放射性核素治療藥物 6.4 放射性核素在分子生物學中的應用 6.4.1 Southern印記雜交(Southern Blotting) 6.4.2 Northern印記(Northern Blotting) 6.4.3 原位雜交(situ-hybridization) 6.4.4 DNA序列測定 6.4.5 32P放射性標記檢測蛋白質的磷酸化 6.4.6 蛋白與核酸的作用 6.5 放射性核素在細胞生物學中的應用 6.5.1 測定綫粒體內膜電勢 6.5.2 研究基因的錶達(run-on轉錄分析) 6.5.3 胞內運輸的研究 6.5.4 細胞DNA損傷及修復的研究 6.5.5 細胞分化中的研究 6.5.6 受體研究 6.6 放射性核素在生物化學中的應用 6.6.1 遺傳物質DNA 6.6.2 膽固醇及卟啉的生物閤成 6.6.3 非洲錐蟲的脂肪酸代謝 6.6.4 細胞色素氧化酶的研究 6.6.5 植物的硫營養代謝 6.7 放射性核素其他方麵的應用 6.7.1 基因顯像 6.7.2 放射免疫顯像參考文獻附錄1 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分組附錄2 各嚮同性點源照射量率積纍因子附錄3 各嚮同性點源γ射綫減弱K倍所需屏蔽層厚度(cm)附錄4 常用放射性核素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