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1月20日,美国人埃德温·史密斯获得了两卷古埃及的纸草书,其中提到的一味药——柳树,作为药物的关键成分就是后来被称为灵药的阿司匹林。本书就是从数千年前的药方开始的。英国的爱德华·斯通牧师1763年4月给皇家学会的会长写了一封信,报告他用柳粉治病的情况。到了19世纪初,研究柳树皮重新受到重视,多位化学家提炼出了其中的有效成分和提炼的方法,犹如一幅拼图中的各个部分,分别被不同的人造出来,最后终于形成了阿司匹林的完整图画——在拜尔公司,化学家们注意到柳苷、水杨酸、水杨酸钠的治疗效果,但对胃的伤害很大,于是他们着手研制一种不会“烧心”的药物,于是产生了“乙酰水杨酸”,为了便于商业推广,他们选用了“乙酰”的第一个字母a和绣线菊的前几个字母spir,再加上后缀in,组成了aspirin。1899年7月,划时代的阿司匹林头产了。然而,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此后的专利、商业大战等一些列故事等着您去看。
用讲故事的方式,像小说一样,把一个经典药物背后的种种事件穿在一起。里面有作者自己的看法,当然也为读者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为了解医药工业推开了一扇窗口。 与医药相关的同学推荐阅读。 如果结合其他相关书籍阅读,联合起来思考效果更佳。
评分本文是我对自知乎上的一个[问题]的回答。 ----- 首先得问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松鼠会有一篇文章[《什么是科学》]。 另外请参见维基百科上的「[科学]」和「[科学方法]」两个词条。 科学不是「管用」或者「不管用」的某种东西,科学是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和客观严谨的态度。 有人...
评分 评分 评分从遥远的古埃及到21世纪的医药行业的斗争,看起来真是颇有点穿越的感觉,不过也有点波澜壮阔。阿司匹林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载体,作者很多的笔墨在描述拜耳公司啊。在阿司匹林命运的多个转折点,拜耳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为科普历史读物,我觉得这本书挺不错的。
小二~给我上一盘拜耳灵药~
评分: R971/4356
评分小二~给我上一盘拜耳灵药~
评分通过一个药丸。揭示了人性之种种神奇。
评分突然审视,这个熟悉的陌生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