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病理学

乳腺病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卫生
作者:龚西騟//丁华野
出品人:
页数:519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2
价格:224.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11712147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haohahaohao
  • 病理学
  • 乳腺病理学
  • 病理学
  • 乳腺疾病
  • 肿瘤病理
  • 组织学
  • 诊断病理
  • 临床病理
  • 病理诊断
  • 乳腺肿瘤
  • 医学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乳腺病理学》包括了乳腺的正常结构与所有的疾病,内容广泛、系统、新颖,兼顾病理与临床,立足于国内各专家的实践,吸收国外的近期进展,撰写此书。彩色插图七百余幅,基本由作者提供,有鲜明的国内特色。如能出版,将是一本理论专著,也是一本病理医师实践时的“工具书”。

乳腺疾病种类繁多,发病率高,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其中恶性肿瘤性疾病(例如乳癌)是对女性危害性最大的疾病。近十年来,国内外对乳腺疾病的研究发展很快,但国内迄今缺乏一本能反映这些变化并指导外检实践的专著,以致病理医师在外检实践中,常陷于不知所从,致诊断混乱,事故多发。有鉴于此,国内病理界中多年从事乳腺疾病诊断研究的专家,集中编撰《乳腺病理学》,以填补此项空白。

作者简介

丁华野,男,硕士学历/学位,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文职将军。1974年5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任教于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1981年12月病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2年5月始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工作。

现担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技术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理事、北京市病理学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委员、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诊断病理学组副组长,北京军区科委会常委、病理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病理专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病理检验专家组专家,抗癌协会肿瘤病理学委员会委员,《诊断病理学杂志》总编。

龚西騟,男,病理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9年毕业于安徽医学院(医疗系本科),1965年中山医学院病理学研究生(师从秦光煜教授)毕业。

曾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病理学会主任委员、安徽省科协常委、安徽医科大学副校长,皖南医学院院长。现任安徽省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

朱明华,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病理学教研室病理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病理学医、教、研工作30余年。在肿瘤病理诊断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现任上海市医学会理事,上海市法医学会理事,中华病理分会常委,上海医学会病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病理医师协会副会长,全军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病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分会委员,《诊断病理学杂志》副主编,《癌症杂志》责任编委,《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中华胰腺病杂志》编委,《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委等。

米粲,女,1940年出生,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1991年晋升教授,1998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现任卫生部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中华医学会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编委,《诊断病理学杂志》专家组专家,《儿童肿瘤》常务编委,中国病理工作者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重庆市司法鉴定及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远程病理会诊中心专家。曾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第七届常委,重庆市病理分会主任委员。

王念黎,男,主任医师,MIAc。

1962年及1965年分别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和病理解剖专业研究生毕业。1972~1978年调返中山医科大学病理解剖教研组先后任助教和讲师。1978年到澳门镜湖医院协助筹办澳门首个病理室。1992年及1993年以博士后学者资格到美国三藩市加州大学(UCSF)进修针吸细胞病理学。退休前为镜湖医院病理科主任及中山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

目录信息

第一章 乳腺的胚胎学、解剖学与组织学 第一节 乳腺的胚胎发育 一、乳腺的发生过程 二、乳腺发生的免疫表型 三、肌上皮细胞的发生 第二节 乳房的解剖学 一、乳房的位置 二、乳房的形态 三、乳房的构造 四、乳房的血管 五、乳房的神经 六、乳房的淋巴系 七、乳房临床解剖学要点 第三节 乳腺的组织学与细胞学 一、育龄期妇女乳腺 二、幼儿与儿童期乳腺组织学与细胞学 三、青春期乳腺组织学与细胞学 四、绝经期乳腺组织学与细胞学 五、避孕药对乳腺组织学的影响 六、男性乳腺组织学与细胞学第二章 乳腺疾病的临床检查 第一节 病史(症状学) 一、乳房肿块 二、皮肤改变 三、乳头改变 四、乳头溢液 五、乳房疼痛 六、区域淋巴结肿大 第二节 体格检查(体征学) 一、视诊 二、触诊 第三节 特殊技术检查 一、乳腺X线检查技术和诊断 二、乳腺MRI检查技术和诊断 三、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四、乳管镜检查 第四节 乳腺癌普查及妇女自查第三章 乳腺疾病的病理学检查方法 第一节 针吸细胞学检查 一、细针吸取活检的适应证 二、细针吸取活检的操作方法 三、超声引导细针吸取活检的操作方法 四、细针吸取活检的报告方式 五、细针吸取活检取材满意的标准 六、对临床处理的建议 第二节 乳腺粗针穿刺活检 一、粗针穿刺活检技术 二、标本接收与处理 三、粗针穿刺活检病理报告要点 四、粗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难点 第三节 收检乳腺标本的种类 第四节 乳腺肿瘤的肉眼形态类型 第五节 各种标本的肉眼检查描述与常规取材 一、粗针穿刺活检标本及微创手术标本 二、肿物切除活检标本 三、区段切除活检标本 四、溢液导管+区段切除标本 五、乳腺癌根治术标本 六、腋淋巴结的检查与取材 七、改良(仿)根治术与单纯乳房切除术标本检查与取材 八、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第六节 保乳手术标本病理检查与取材 一、术中冷冻切片检查 二、术后常规石蜡切片检查 第七节 特殊情况下的标本检查与取材 一、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完全缓解的乳腺癌 二、乳腺癌多灶性病变 三、以腋淋巴结转移癌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 四、腋区副乳腺癌 五、男性乳腺癌 六、再切除手术标本 第八节 乳腺病变手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与取材 一、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的优点与局限性 二、乳腺肿物切除和区段切除标本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 三、保乳手术标本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 四、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检查与取材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 乳腺疾病的细胞学诊断第五章 乳房发育和生长异常第六章 乳腺炎症与反应性疾病第七章 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第八章 良性上皮性肿瘤第九章 上皮增生和上皮内肿瘤第十章 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第十一章 普通型浸润性癌第十二章 乳腺特殊类型浸润性癌第十三章 乳腺癌的病因学、发病学与流行病学第十四章 乳腺癌的发展与预后第十五章 纤维上皮性肿瘤第十六章 乳腺间叶性肿瘤第十七章 乳腺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第十八章 男性乳腺疾病第十九章 乳腺转移性恶性肿瘤第二十章 和乳腺疾病相关的腋下淋巴结病理第二十一章 乳腺医源性病理改变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