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党与选举政治

香港政党与选举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山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建华
出品人:
页数:301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0
价格:3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603448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香港 
  • 政治学 
  • 政治 
  • 选举 
  • 立法会 
  • 香港研究 
  • 澳门 
  • social_change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一部研究香港回归以来政党与选举政治的专著。20世纪80年代初,港英政府推行“代议政制”,使香港的选举政治从无到有。选举催生了香港政党,政党的产生及对选举的介入又推动了选举的发展。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后,在“一国两制”下,根据香港《基本法》的规定,特区政府举行了行政长官、立法会、区议会等一系列选举。在每一次选举中,政党都在选举舞台上唱主角。为争夺议席,政党秣马厉兵,排兵布阵,逐鹿各次选举。

政党之间的激烈角逐,不仅进一步推动了选举政治的发展,而且也使政党逐步发展壮大,并走向成熟。政党已成为香港社会不可缺少的政治力量,其对香港政治发展的举足轻重作用越来越突显出来。

绪言

第一章 香港政党的形成发展、政治功能和特点

一 香港政党的形成和发展

(一)港英时期香港政团的形成和发展

(二)香港回归以来政党的发展状况

二 香港政党的政治功能

(一)参与选举,夺取议席

(二)开展议会斗争,监督和制衡政府

(三)整合利益要求,反映民意

(四)凝聚和发展政治力量

(五)培养政治人才和打造政治明星

(六)鼓动市民政治参与及传播政治文化

三 香港政党发展的特点

(一)政党形成发展的历史较短

(二)许多政党都是从政团发展而来的

(三)政党政治取向较为明朗和社会定位多元化

(四)政党成员大多来自不同阶层,内部矛盾较多

(五)政党规模较小和依赖政治明星

(六)大多数政党组织较松散及组织程度不高

(七)政党的活动方式基本定型

(八)大多数政党按《公司条例》注册登记成立

第二章 香港的选举制度

一 港英时期选举制度的演变

(一)市政局和区域市政局选举制度的发展

(二)区议会选举制度的发展

(三)立法局选举制度的发展

二 《基本法》有关特区选举的规定

(一)《基本法》关于立法会选举的规定

(二)《基本法》对区域组织的有关规定

(三)《基本法》关于行政长官选举的规定

三 香港特区立法会选举制度

(一)分区直选制度

(二)功能界别选举制度

(三)选举委员会选举制度

四 香港特区区议会选举制度

(一)区议会的主要职能和组成方式

(二)区议会投票制度和选民、候选人资格

五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制度

(一)行政长官选举的投票方式

(二)行政长官选举的选民和候选人资格

六 香港选举制度的特点及政治影响

(一)香港选举制度的特点

(二)香港选举制度的政治影响

第三章 政党与立法会选举

一 两年任期的特区首届立法会选举

(一)从临时立法会到特区首届立法会选举

(二)比例代表制下政党的分区直选部署

(三)政党在功能界别选举及选委会选举中的部署

(四)政党的参选政纲及选举策略

(五)政党参选成绩及选票比例

(六)政党参选成绩评析

二 经济复苏下的特区第二届立法会选举

(一)经济开始复苏与投票率偏低的立法会选举

(二)分区直选议席增加与政党的参选部署

(三)各出“新招”的政党直选策略

(四)政党取得的议席及选票比例

(五)政党参选成绩评析

三 走出经济低谷的特区第三届立法会选举

(一)经济逐步复苏与政制改革的争论

(二)直选议席和功能议席平分秋色的立法会选举

(三)政党密锣紧鼓部署地区直选

(四)争夺激烈的香港岛选区

(五)政党取得的选举成绩

(六)政党参选成绩评析

四 金融海啸前夕的特区第四届立法会选举

(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的香港社会

(二)民生议题突出的立法会选举

(三)政党推陈出新,分区直选更加激烈

(四)政党参选取得的议席及选票

(五)政党参选成绩评析

五 小结:政党在立法会选举中的主要策略及分析

(一)香港政党的主要选举策略

(二)政党选举策略对选举结果的影响

(三)政党制定选举策略时应考虑的因素

第四章 政党与区议会选举

一 1999年特区首届区议会选举

(一)亚洲金融风暴与禽流感

(二)从临时区议会到特区首届区议会选举

(三)政党在区议会选举中的部署及主要策略

(四)政党的参选成绩及评析

二 “七月风潮”影响下的特区第二届区议会选举

(一)“非典”与“七月风潮”

(二)“七一”效应明显的区议会选举

(三)政党在区议会选举中的部署及选举策略

(四)两大阵营激烈对峙的选区

(五)政党的参选结果及评析

三 经济复苏后的特区第三届区议会选举

(一)中央政府挺港和经济的强劲复苏

(二)淡化政治议题的区议会选举

(三)政党积极部署区议会选举

(四)政党参选成绩评析

四小结:政党在区议会选举中的策略分析

第五章 政党与行政长官选举

一 政党与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

(一)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

(二)政党参与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的成绩

二 首次有政党候选人参选的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

(一)行政长官候选人的竞选活动

(二)参选行政长官的政党候选人选票及评析

结束语

附录一 香港主要政团、政党名称和简称表

附录二 主要政党参选成绩

附录三 1998—2008年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名单

附录四 1999—2007年香港特区区议会直选议员名单

主要征引及参考书目

后记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补标 大约阅于2014年。公平地说,这本的相关章节起码将比例代表制、一组名单、黑尔基数等技术细节讲清楚了,作为用以理解全世界绝无仅有的选制的资料而言,本书还是有一点用的。当然,本评价不等于推荐。

评分

当资料翻翻

评分

当资料翻翻

评分

补标 大约阅于2014年。公平地说,这本的相关章节起码将比例代表制、一组名单、黑尔基数等技术细节讲清楚了,作为用以理解全世界绝无仅有的选制的资料而言,本书还是有一点用的。当然,本评价不等于推荐。

评分

当资料翻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