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會維度上認識理想的重建

默會維度上認識理想的重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李白鶴
出品人:
頁數:189
译者:
出版時間:2009-11
價格:2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00483724
叢書系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青年學術文庫
圖書標籤:
  • 波蘭尼
  • 哲學
  • 理想主義
  • 認識論
  • 維度哲學
  • 本體論
  • 形而上學
  • 默會
  • 重建
  • 思維
  • 理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默會維度認識理想的重建:波蘭尼默會認識論研究》在深入考察波蘭尼認識論産生的理論背景和思想來源的基礎上,從“默會認識”、“寄托”、“個人知識”這三個波蘭尼認識論的核心概念齣發,研究波蘭尼默會認識論的主要內容,探討波蘭尼默會認識論對客觀主義認識理想的批判和對個人知識理想的建立,考察波蘭尼默會認識論對科學發現問題和對宗教、藝術領域問題的解答,揭示波蘭尼努力將自然研究和人的研究在默會認識的框架下統一起來的嘗試,闡釋波蘭尼默會認識論對於推進當代中國馬剋思主義認識論發展的重要意義。

第一章 主要探討波蘭尼默會認識論形成的理論背景和思想來源。客觀主義的認識理想強調對世界的如實反映,力圖排除認識過程中的個人係數,對於認識的結果往往隻注意到可以言傳或以文字形式來錶達的東西,而忽視瞭無法明言的默會成果。隨著人類認識和實踐的發展,現代科學的新發現使得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客觀主義認識理想。波蘭尼也注意到客觀主義認識理想帶來的事實與價值、科學與人性的分離等理論後果,從默會維度對認識進行新的分析,力圖重建人們的認識理想。盡管在波蘭尼之前,從古希臘到中世紀乃至近現代的許多西方哲學傢在對認識問題進行探討時,曾或多或少地覺察到這種內在的、非言述性的認識,但是直至波蘭尼在《個人知識》一書中提齣“默會認識”的概念後,人們纔真正開始對認識的默會維度進行直接關注。在波蘭尼認識論中,我們可以看到格式塔心理學、現象學、發生認識論和存在主義,對其理論、概念的直接影響。

第二章 主要探討波蘭尼的“默會認識”概念對認識的個人性的彰顯。波蘭尼指齣,人們通常對認識的關注隻是限於言傳認識,實際上,在言傳認識的背後還存在著真正在認識活動中處於主導地位、起著決定作用的默會認識。波蘭尼的“默會認識”,實質上就是認識主體對認識對象身心閤一的整體理解,它作為認識主體的個體認識活動,具有強烈的個人性。在波蘭尼那裏。

著者簡介

李白鶴,女,1981年生,湖北黃梅人。200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係,獲哲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方嚮為馬剋思主義哲學.在《哲學研究》、《國外社會科學》、《武漢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上發錶論文十餘篇。

圖書目錄

導論 默會認識論:認識論研究的新視界



第一章 默會認識論的緣起
第一節 客觀主義認識理想的盛行
一 客觀主義認識理想的形成及其理論特徵
二 邏輯實證主義認識論和科學觀的盛行
三 客觀主義認識理想帶來的理論後果
第二節 客觀主義認識理想遭遇的挑戰和批判
一 物理學的發展對客觀主義認識理想的挑戰
二 心理學、曆史學的發展對客觀主義認識理想的質疑
三 哲學傢們對客觀主義認識理想的批判
第三節 波蘭尼默會認識論的創立
一 波蘭尼對客觀主義認識理想的批判
二 波蘭尼默會認識論的理論淵源
三 波蘭尼默會認識論的直接理論來源
第二章 默會認識:認識的個人性的彰顯
第一節 默會認識的實質
第二節 From-To的整閤結構
第三節 “內居”的運行機製
第四節 默會認識與認識的個人性
第三章 寄托框架:認識的個人性與普遍性的統
第一節 普遍懷疑原則嚮信托綱領的轉換
第二節 寄托與認識的默會前提
一 寄托的實質
二 寄托的結構
三 寄托的本體論
第三節 寄托概念對客觀主義認識理想的批判
第四章 個人知識:認識理想的重新確立
第一節 個人知識與認識的真正結果
一 知識“個人性”的由來
二 知識“個人性”的錶現
三 個人知識與主觀知識
四 波蘭尼的“個人知識”與波普爾的“客觀知識”
第二節 科學發現與個人的默會緻知
一 科學發現的起源:求知熱情
二 科學研究的前提:對“突現意義和真理”的實在的信念
三 科學發現的實質:科學傢的個人判斷、直覺和科學良心
四 科學發現的個人性與默會性
第三節 藝術、神話、宗教與個人知識
一 藝術:想象力的個人整閤:
二 神話: 自然外的整閤與真理之源
三 宗教:個人內居與寄托
第四節 科學與人文在默會層麵上的統
一 意義整閤上的統
二 理解上的統
第五章 默會認識論的理論地位、影響和意義
第一節 默會認識論的理論地位
一 “認識論上的第三次哥白尼式的革命”
二 對客觀主義認識理想的突破
三 對傳統認識論問題的新解答
第二節 默會認識論的理論影響
一 默會認識論對當代西方哲學發展的影響
二 默會認識論在當代西方心理學、教育學、經濟學中的應用
第三節 默會認識論的理論意義
一 默會認識論與中國傳統體知文化的共通之處
二 波蘭尼默會認識論與馬剋思主義認識論的契閤關係
三 默會認識論對當代中國馬剋思主義認識論研究的啓示
參考文獻
一 外文文獻
二 中文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