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與方法

問題與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洪子誠
出品人:
頁數:290
译者:
出版時間:2010-1
價格: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153703
叢書系列:洪子誠學術作品集
圖書標籤:
  • 洪子誠
  • 當代文學
  • 文學史
  • 現當代文學
  • 文學
  • 文藝理論
  • 文學研究
  • 文學研究
  • 問題研究
  • 方法論
  • 學術探討
  • 邏輯思維
  • 數據分析
  • 實踐指導
  • 批判性思維
  • 知識體係
  • 思維訓練
  • 科學探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是“三聯講壇”文庫的一種,由北京三聯書店齣版於2002年8月。書的前麵,有齣版社撰寫的文庫齣版“緣起”,其中寫道:對於孟子而言,“得天下之英纔而教育之”乃人生樂事之一;對於學子來說,遊學於高等學府,親炙名師教澤,亦是人生善緣。

惜乎時下言普及高等教育尚屬奢望,大學一時還難望拆除圍牆,嚮社會開放課堂。有鑒於此,我社精選一批有特色的選修課、專題課與有影響的演講,據現場錄音整理成書,輯為“三聯講壇”文庫,嘗試把那些精彩的課堂,轉化為紙上的學苑風景,使無緣身臨其境的普通讀者,也能藉助閱讀,感知並進而關注當代校園知識、思想與學術的進展和前沿問題。

一學校有一學校之學風,一學者有一學者之個性。“三聯講壇”深望兼容不同風格之學人,並取人文社科諸專業領域,吸納自成一傢之言之成果,希望以此開放格局與多元取嚮,促進高校與社會的互動,緻力於學術普及與文化積纍。

著者簡介

洪子誠,廣東揭陽人,1939年4月齣生。196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並留校任教,從事中國當代文學、中國新詩的教學、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係教授。主要著述有:《當代中國文學概觀》(與入閤著)、《當代中國文學的藝術問題》、《作傢姿態與自我意識》、《中國當代新詩史》(與人閤著)、《中國當代文學概說》、 《1956:百花時代》、《中國當代文學史》、 《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 《文學與曆史敘述》等。

圖書目錄

自序
初版自序
前言 課程介紹
第一講 當代文學史研究現狀
當代文學史研究現狀
研究“滯後”的原因
尋找新的“學科話語”
第二講 立場和方法
文學史的“寫作”
闡釋對象和闡釋主體
“曆史的偶然”
“敘事形式”和“真實性”
“時間”與當代文學史
當代文學史的關注點
曆史“碎片”的整理
“對抗性”的綫索
概念和敘述的“清理”
“內部研究”
第三講 斷裂與承續
“斷裂”:作為一種現象
當代文學麵臨的壓力
為問題尋找“參照”
“進化”的文學觀
對“轉摺”的研究
第四講 “當代文學”的生成
40年代文學的“可能性”
“文學共生”的想象
“獨立的”文學傳統
纏繞不清的問題
“一體化”和“價值多元”
文壇派彆的類型劃分
類型分析的目標
第五講 文學體製與文學生産
當代文學的“一體化”
文學體製和文學生産
當代的文學機構
齣版業和文學報刊
“自由錶達”的可能
作傢的身份和“存在方式”
“身份”的幾個問題
第六講 當代的文學“經典”
可供觀察的方麵(一)
有關的題外話
可供觀察的方麵(二)
當代“經典”的若乾問題
對西方經典的“自主姿態”
對於“現代派”的策略
第七講 當代文學的“資源”
“左翼文學”等概念
《夜讀偶記》和盧卡契
激烈拒絕的態度
“異化”問題
革命文學的“宿命”
革命文學的“馴化”
批判性失去之後
參考書目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法 课堂准备存稿 第二讲第一节 《文学史的“写作”》 在《文学史的“写作”》一节中,洪子诚主要从写作的层面探讨了在文学史的编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文学史”,可以分为“文学”和“史”两个部分。在我们对于“文学”和“历史”这两个不同领域...  

評分

“不要把要求绝对看成是可靠的,也不要因强调真理的概念而削弱任何东西”洪子诚老师的这则讲稿,在我看来,可以说是阿诺德这句既是劝诫又为自省的话的“现身说法”了。 其实仔细想来,我可能是一个非常”左“的人,但却又对”革命“,始终抱有一种悲观与不信任感。还是像小黄瓜...  

評分

北大的老师还是很谦虚的 这本书看着看着,有点少年维特之烦恼,真性情,当然了是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化烦恼 学人就是不一样  

評分

第一讲 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 l 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 1. 一种普遍的看法是,当代文学史研究落后于现代文学史。注:现在看来,过分“成熟”也不是件好事,而“不成熟”中也许蕴藏着更多的活力。 2. 注:人们对文学史的“集体写作”普遍持怀疑态度,而强调“个人”写作的意义。这...  

評分

这次重读洪老师的著作,最使我感慨的是“读者”和“史家”双重身份的张力。对于在50年代上大学,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独立的文学史研究的洪子诚先生,“读者”与“史家”的分立并非“逃避”或“承担”的选择问题,而要求研究者将敏锐的时代感性与历史叙述的道义责任尽力综合。 角...  

用戶評價

评分

一邊走近與擁抱這豐富的世界,一邊細細地打量與質疑自己。這也就是康德的道德法則與星空!

评分

2016年重讀的第一本書,洪子誠先生語言乾淨,無冗餘,對問題的分析謹慎,有自己的判斷,同時又不斷反詰。現下的許多研究中,學術話語大於學術問題,先生的這種研究更顯得難能可貴瞭。

评分

尼瑪讀到最後一節差點就哭瞭

评分

老一輩批評傢真的很有功底。治學嚴謹。

评分

豆瓣的第二百本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