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不错的书,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以罢工为主要形式的斗争的规律,视角很广阔,没有那种因欧洲中心主义而对工人斗争产生悲观的观点。相反,正如作者所说,资本转移到哪里,劳工与资本的冲突很快就会跟到哪里。不过本书也基本没有对超出罢工范畴以外的政治斗...
评分即日起至6月10日,在新浪微博转发并关注@纵横国关,即有机会获赠这本“最具历史视野的劳工史”。 http://weibo.com/1598005614/ylxS3bCw2?ref=http%3A%2F%2Fs.weibo.com%2Fweibo%2F%25E4%25BD%25A0%25E8%25BD%25AC%25E6%2588%2591%25E5%25B0%25B1%25E9%2580%2581%26xsort%3Dh...
评分这是一本不错的书,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以罢工为主要形式的斗争的规律,视角很广阔,没有那种因欧洲中心主义而对工人斗争产生悲观的观点。相反,正如作者所说,资本转移到哪里,劳工与资本的冲突很快就会跟到哪里。不过本书也基本没有对超出罢工范畴以外的政治斗...
评分即日起至6月10日,在新浪微博转发并关注@纵横国关,即有机会获赠这本“最具历史视野的劳工史”。 http://weibo.com/1598005614/ylxS3bCw2?ref=http%3A%2F%2Fs.weibo.com%2Fweibo%2F%25E4%25BD%25A0%25E8%25BD%25AC%25E6%2588%2591%25E5%25B0%25B1%25E9%2580%2581%26xsort%3Dh...
评分这是一本不错的书,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以罢工为主要形式的斗争的规律,视角很广阔,没有那种因欧洲中心主义而对工人斗争产生悲观的观点。相反,正如作者所说,资本转移到哪里,劳工与资本的冲突很快就会跟到哪里。不过本书也基本没有对超出罢工范畴以外的政治斗...
对两百页的书来说,理论框架也太复杂了。作者先是提了三个概念概括工人的议价能力:组织性的、市场性的、工厂内部的(流程性的);然后用四个概念概括资本的修复能力:地域、组织/技术、产品(行业)、金融。然后又结合民族国家形成、两次大战、战后重建、新自由主义这些背景具体讨论。多少缺乏理论的简洁之美。但是有个洞见很好:因为工人运动的出现,取决于地理固定(资本向没有工运的地区转移)和产品固定(单一行业有不同发展阶段,同一时期不同行业处于不同阶段)之间的缝隙,所以资本主义系统内部必须存在时空差别。而自动化革命和全球化的合力事实上消解了这种内在差别。
评分博士论文是很多学者的巅峰之作
评分博士论文是很多学者的巅峰之作
评分对两百页的书来说,理论框架也太复杂了。作者先是提了三个概念概括工人的议价能力:组织性的、市场性的、工厂内部的(流程性的);然后用四个概念概括资本的修复能力:地域、组织/技术、产品(行业)、金融。然后又结合民族国家形成、两次大战、战后重建、新自由主义这些背景具体讨论。多少缺乏理论的简洁之美。但是有个洞见很好:因为工人运动的出现,取决于地理固定(资本向没有工运的地区转移)和产品固定(单一行业有不同发展阶段,同一时期不同行业处于不同阶段)之间的缝隙,所以资本主义系统内部必须存在时空差别。而自动化革命和全球化的合力事实上消解了这种内在差别。
评分对两百页的书来说,理论框架也太复杂了。作者先是提了三个概念概括工人的议价能力:组织性的、市场性的、工厂内部的(流程性的);然后用四个概念概括资本的修复能力:地域、组织/技术、产品(行业)、金融。然后又结合民族国家形成、两次大战、战后重建、新自由主义这些背景具体讨论。多少缺乏理论的简洁之美。但是有个洞见很好:因为工人运动的出现,取决于地理固定(资本向没有工运的地区转移)和产品固定(单一行业有不同发展阶段,同一时期不同行业处于不同阶段)之间的缝隙,所以资本主义系统内部必须存在时空差别。而自动化革命和全球化的合力事实上消解了这种内在差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