蔔正民將體製與意識的綜閤考察作為本書史論結閤的主綫,文中十八篇文章組成一段以鴉片為核心的連貫曆史。勾勒瞭跨越一百三十年,焦點集中於政治和經濟影響下的東亞地區的鴉片貿易。第一部分介紹瞭十九世紀鴉片貿易的基礎;第二部分考察鴉片在中國如何被分運和消耗;第三部分研究國傢與地方努力控製鴉片的方式,以及這些方式如何進一步推動近代中國政府的統一與權力滲透;第四部分分析日本利用鴉片對現有鴉片政權的衝擊。
編者簡介:
蔔正民(Timothy Brook),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曆史學教授,曾任英國牛津大學肖氏漢學教授。有著作16種,其中已譯為中文齣版的有《縱樂的睏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明代的社會與國傢》、《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中國與曆史資本主義:漢學知識的係譜學》(閤編)、《民族的構建:亞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
若林正(Bob Tadashi Wakabayashi),加拿大約剋大學曆史學教授。有著作15種,包括《日本早期現代化中的排外和西學》、《重釋日本人的忠誠》、《南京大屠殺:1937—1938年》。
因为坚持处决一名英国毒贩,去年底中英两国爆发了一次外交纠纷,北京的一份外交声明颇能引起许多中国人的共鸣:它声称中国民众对毒品走私“极为憎恨”的原因之一是“痛苦的历史记忆”。是的,虽然已过去整整170年,但人们很难忘记中国是在鸦片战争的屈辱中被拖进近代的,而正是...
評分因为坚持处决一名英国毒贩,去年底中英两国爆发了一次外交纠纷,北京的一份外交声明颇能引起许多中国人的共鸣:它声称中国民众对毒品走私“极为憎恨”的原因之一是“痛苦的历史记忆”。是的,虽然已过去整整170年,但人们很难忘记中国是在鸦片战争的屈辱中被拖进近代的,而正是...
評分因为坚持处决一名英国毒贩,去年底中英两国爆发了一次外交纠纷,北京的一份外交声明颇能引起许多中国人的共鸣:它声称中国民众对毒品走私“极为憎恨”的原因之一是“痛苦的历史记忆”。是的,虽然已过去整整170年,但人们很难忘记中国是在鸦片战争的屈辱中被拖进近代的,而正是...
評分因为坚持处决一名英国毒贩,去年底中英两国爆发了一次外交纠纷,北京的一份外交声明颇能引起许多中国人的共鸣:它声称中国民众对毒品走私“极为憎恨”的原因之一是“痛苦的历史记忆”。是的,虽然已过去整整170年,但人们很难忘记中国是在鸦片战争的屈辱中被拖进近代的,而正是...
評分因为坚持处决一名英国毒贩,去年底中英两国爆发了一次外交纠纷,北京的一份外交声明颇能引起许多中国人的共鸣:它声称中国民众对毒品走私“极为憎恨”的原因之一是“痛苦的历史记忆”。是的,虽然已过去整整170年,但人们很难忘记中国是在鸦片战争的屈辱中被拖进近代的,而正是...
好問題,好角度。相比中國作者的相關著作,這本書更注重材料基礎之上的分析和解讀,長處也在此。不過,有幾篇文章寫得並不算好。
评分學術嚴謹,偏見很少,非常值得一讀
评分論文集。非常好。等著看原版。從來都不相信大陸翻譯。。
评分是本論文閤集,不隻是蔔的著作。學術性比較強,注釋引論很嚴謹,附錄占瞭許多篇幅。告訴我們鴉片在中國的曆史,是屬於給我新知的著作。
评分就像一本字典 按照時間綫羅列瞭一些曆史史實 趣味性全無 我是打著瞌睡讀完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