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4-11-25
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从论证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必要性入手,以国际经验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政策建议。与场内金融衍生产品相比,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在交易结算方式、参与者类型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区别。就目前而言,国内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研究相对薄弱,系统性不强,相关文献和理论成果十分稀少。在此背景下,全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在介绍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场外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特殊性及其根源,阐明了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必要性。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规模庞大,组织相对松散,系统性风险较大而又难以识别和估计。虽然金融自由化理论认为对其无须严格监管,但事实证明,监管的放松甚至缺位可能导致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反之,正是由于场外市场存在非集中化、非标准化、非透明化、过度创新等一系列可能潜藏风险的特点以及较为隐蔽的风险传染机制,因此,对其应该实施严格、全面、系统的监管。
第二章首先提出了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目标和原则,其次分别对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监管组织体系、监管内容、法律法规以及国际监管组织的监管手段、政策建议进行了梳理,最后通过对国际经验的分析和整理,总结出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思路和普遍经验。从国际经验来看,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监管主体比较分散,偏重机构监管,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整体运行的监管不足;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监管更为严格且更有针对性,一般都由中央银行负责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整体监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的监管要求有相当部分的共同之处,这说明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管是存在普遍规律的。
第三章对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现有监管体系及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已经形成了“一行三会”,分别实施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同时辅.以行业自律和中介机构一线监测的监管框架,监管的分工和层次比较清晰,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第四章提出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目标、原则,对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管进行了制度设计上的探讨。《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认为,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制度设计的要点:坚持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市场监管、“三会”负责机构监管的分工;制定一部较高效力层次的部门规章以统一监管标准、明确监管权限,同时辅以行业自律规则;从市场准入、市场分层、产品型、内控制度、交易信息备案与披露、投资者保护等方面确立监管框架、提出具体的监管要求;采用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的监管方式落实监管要求;强化监管机构对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力。
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为案例研究和监管文件汇编。《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对监管制度建设的有关启示进行了分析说明。这些案例有些反映了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制度性风险,有些反映出参与者在内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上存在严重缺陷,通过对案例的剖析,我们也总结出相应的经验教训作为下一步发展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前车之鉴。
《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是在国内首次尝试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目前,国内理论界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研究相对薄弱,而针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研究就更加匮乏,这与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飞速发展是不相称的。《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结合国际经验对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监管的目标、原则、思路、制度设计等问题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监管理论体系,为后续更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另外,在此次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收集、翻译、整理了大量的第一手英文资料,工作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这项工作在国内尚属首次,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文献基础。
二是对指导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监管框架的完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框架包括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及行政执法,行业自律组织对参与者的引导及自律约束,市场中介机构对参与者行为的一线监测、对参与者内控制度和风险控制能力要求等不同层次的内容,我们研究的有关结论印证了上述框架的合理性。同时,可以借鉴研究成果对我国现行监管架构、分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对具体的监管内容、手段予以合理强化、查漏补缺。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