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的洋務新政(第1、2捲)

清季的洋務新政(第1、2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書店齣版社
作者:樊百川
出品人:
頁數:1587
译者:
出版時間:2009-10
價格:9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580148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近代史
  • 洋務運動
  • 曆史
  • 中國近代史
  • 中國曆史
  • 近代中國
  • 曾國藩
  • 明清
  • 洋務運動
  • 清史
  • 近代史
  • 政治史
  • 經濟史
  • 改革
  • 中國近代化
  • 清季
  • 曆史
  • 社會變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清季的洋務新政(第1、2捲)》內容簡介:現在呈現在讀者麵前的《清季的洋務新政》是樊百川先生的遺著。樊先生生前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的研究員,他於1923年在河南新鄭縣齣生,1951年從北京大學曆史係畢業後即入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以研究中國近代經濟史見長,1985年由四川人民齣版社齣版的《中國輪船航運業的興起》是他的第一本著作,曾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屆優秀科研成果奬。他生前有一個龐大的研究計劃:一是要撰寫多捲本的《清季的洋務新政》,二是要撰寫多捲本的《中國資本主義史》,三是要編輯一套《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其中的《清季的洋務新政》,在他完成瞭《中國輪船航運業的興起》之後即著手撰寫,在即將完成之時不幸積勞成疾,於1996年10月13日去世,隻有此項研究的副産品——《淮軍史》得以完成,於1994年由四川人民齣版社齣版。其他兩項研究計劃亦已有寫作設想和許多的資料積纍,因樊先生的去世而成為憾事。

著者簡介

樊百川(1923-1996),河南省新鄭縣人。1947年考入北京大學。1951年由北京大學畢業,入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即現在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直至逝世。生前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曾任經濟史研究室籌備組組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國防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1992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種津貼。

主要研究成果有:撰寫和發錶論文近20篇。參與寫作範文瀾主編《中國近代史》中的有關農民運動和經濟史的內容;郭沫若主編、劉大年主持《中國史稿》中的若乾章節。個人著有《中國輪船航運業的興起》(四川人民齣版社1985年版,50萬字)、《淮軍史》(四川人民齣版社1994年版,28萬字)。其中《中國輪船航運業的興起》獲四川齣版社優秀圖書奬、中國社會科學院首屆優秀科研成果奬、光明日報社優秀學術著作奬。

圖書目錄

第一捲
洋務新政正名議(代序)
一、“洋務運動”一詞的來曆與質疑
二、洋務派的“藉法”活動並未造成“運動”形勢
三、改稱“洋務新政”最適宜
第一捲 洋務新政的興起和推行
第一章 外國侵略者在中國培植代理人
第一節 買辦製度和買辦階級的形成
一、買辦製度的建立
二、買辦階級的齣現
三、早期買辦是中外反動勢力勾結的橋梁
第二節 外國侵略者迫使清政府變成其在華統治工具
一、在衰朽的軀乾上嫁接齣適閤侵略需要的新生機
二、打和拉,抗與降
三、就近駕馭和支持買辦勢力發動政變
四、在軍事勾結中培植半殖民地近代武裝勢力
五、教導清政府遵守和適應半殖民地新秩序
第二章 洋務派的産生和形成
第一節 地主階級中齣現洋務派
一、封建統治者中一部分人逐漸對外國侵略者有瞭
“新認識
二、從師夷長技以製夷到師夷智以製民
三、守定和議、麯全鄰好,承認半殖民地新秩序
四、接受改造,藉法維持半殖民地製度下的封建統治
第二節 洋務派的實質
一、洋務派的性質
二、滿洲貴族中的洋務派
第三章 洋務派的主體——曾、李集團
第一節 曾國藩及其湘軍曾係集團
一、洋務派和外安內政策的製定推行者
二、開近代藉法維持半殖民地製度下封建統治風氣之先
三、宋儒義理之學的洋務派今用
四、曾氏湘軍嫡係的餘緒
第二節 集洋務派大成的李鴻章及其淮係集團
一、曾國藩“安內和外”國策的主要繼承人
二、修補半殖民地製度下封建統治破屋的裱糊匠
三、近代軍閥和近代官僚資本主義的奠基人
四、淮軍將領的各種洋務新政態度
第三節 洋務派的兩大乾將——郭嵩燾和丁日昌
一、洋務派的理論傢郭嵩燾
二、洋務派的實乾傢丁日昌
第四章 洋務派思想及其與清流派之爭
第一節 洋務派思想的半殖民地性質
一、何為洋務派思想
二、洋務派思想的産生
三、洋務派思想的中心內容是遵從半殖民製度和藉法維持封建統治
四、所謂“外須和戎”——洋務派怎樣遵從半殖民地製度
五、所謂“內須變法”——洋務派怎樣藉法以維持半殖民地製度下的封建統治
第二節 清流派的倏興倏敗與封建地主階級謀求恢復獨立統治希望的最後破滅
一、所謂“清流派
二、清流派的“攘外”——洋務派和守舊派之外的第三條道路
三、清流派的“修內”——統治階級內部的整飭與鬥爭
四、甲申朝變和清流派的失敗與分裂
第五章 總理衙門的設立和洋務新政的推行
第一節 總理各國侵略事務和洋務新政的衙門——總理衙門的設立
一、接受侵略者改造的首要措施
二、總理各國的侵略事務
三、變橘為枳的洋務新政總匯
四、海關道與洋務局
第二節 維持半殖民地製度下封建統治的育纔活動
一、洋務派所需要的近代人纔
二、培養翻譯官的同文館
三、近代軍事學校的設立
(一)福建船政局前後學堂及其他
(二)北洋的水師學堂和武備學堂
(三)廣東和南洋的水陸師學堂
四、齣洋肄業生的派遣
(一)留美學生的半途而廢
(二)海軍學生歐洲留學的多次派遣與中止
(三)陸軍留學生的試探
五、洋務派興學和齣洋培育人纔政策的失敗及半殖民地教育體製的肇端
附錄一 錶1總理衙門經費估算錶
附錄二 洋務新政人纔培養和雇用經費統計
錶2 洋務新政人纔培養經費總錶
錶3 同文學館經費錶
錶4 各地各種西學館經費錶
錶5 福建船政局前後學堂經費錶
錶6 北洋水師各學堂經費錶
錶7 北洋陸軍各學堂經費錶
錶8 北洋各雜項學堂經費錶
錶9 南洋各學堂經費錶
錶10 廣東各學堂經費錶
錶11 齣國留學經費錶
錶12 淮軍和海防雇用洋員經費錶
錶13 軍事工業雇用洋員工經費錶
錶14 洋務事業雇用洋員經費錶
第二捲 洋務新政的半殖民地軍事設施
第六章 陸軍的采用西方近代武器與近代兵製的變革
第一節 清政府在侵略者教導下學建近代武裝
一、侵略者的教導與清政府“學習洋人兵法”的結閤
二、清政府聘請洋人代練旗綠營兵洋槍隊的失敗
第二節 淮軍、湘軍分彆采用洋式近代武器
一、侵略者培植嫁接半殖民地生機新寵兒和李鴻章的“自強”
二、曾國藩、李鴻章關於采用洋式武器的爭論與湘、淮軍采用洋式武器的差異
三、中國的第一支半殖民地近代武裝大軍
四、從西方廢棄武器中檢拾“利器”來“更新”裝備
五、不能抵抗外國侵略的駐防軍
第三節 左係湘軍、後期湘軍與其他勇營的采用西方近代武器
一、左係湘軍的中西槍炮兼用與相補
二、後期湘軍的重建與洋槍炮化
三、其他各地勇營采用的洋槍炮
(一)淮軍在他省的彆枝
(二)由淮將淮勇組成的淮軍附庸綏鞏軍
(三)豫軍的毅軍與嵩武軍
(四)山東軍與四川軍
(五)其餘各省勇營采用近代武器的落後狀況
第四節 綠營兵的抽練與采用洋式近代武器
一、兵勇之爭與綠營兵製的變異
二、各地的練軍及其洋槍炮化
(一)天津和直隸的練軍
(二)江蘇等省的練軍
(三)東三省的前、後期練軍
三、新疆的“因勇設標
附錄三 陸軍改用近代裝備統計
錶15 洋務派建立采用西方近代武器陸軍支用餉需估算總錶
錶16 京外旗營訓練洋槍隊餉需估算錶(早期外國軍官教練者)
錶17 各地旗營采用洋槍炮支用餉需估算錶
錶18 淮係及北洋防營陸軍軍事集團支用餉款錶
錶19 淮軍軍務開支錶
錶20 參加北洋防務各勇營經費錶
錶21 北方綠營練兵支用款項估算錶
錶22 江南防營采用洋式武器營數錶
錶23 江南防營支用餉需估算錶
錶24 部分省區留存勇營支用餉款估算錶
第七章 近代海軍的籌建與覆敗
第一節 在外國侵略者操縱下開始籌建近代海軍
一、清政府初籌近代海軍與外國侵略者爭奪控製權同時開始
二、“阿思本艦隊
三、初期購買和建造的一些落後兵輪
第二節 邊疆普遍危機下近代海軍的正式籌建與侵略者激烈爭奪控製權
一、近代海軍的正式籌建s洋務派各集團間的爭論
二、侵略者爭奪控製權的陰謀與購置蚊船的騙局
三、鐵甲艦購置與仿造的周摺
四、十年籌建齣五支各自為政的殘舊艦隊
第三節 中法海戰中福建海軍的覆滅和南洋海軍的敗衄
一、馬江海戰時中國海軍與法國侵華海軍的比較
二、馬江海戰與福建海軍的覆滅
三、南洋海軍援颱之役的敗衄及鎮海保衛戰
第八章 北洋艦隊的建立與覆滅
第一節 設立海軍衙門和北洋海軍
一、海軍衙門的設立與全國新式軍艦、大部分海軍經費的集中北洋
二、封建官製框架下新式船艦的海軍章程和“有器無人”的北洋艦隊
第二節 海軍經費的挪用與南洋、閩、粵海軍的停建
一、海軍經費挪用於三海、頤和園工程究竟有多少
二、南洋、閩、粵三洋海軍的停止籌建
第三節 甲午中日海戰與北洋艦隊的覆滅
一、中日海軍實力的比較
二、北洋艦隊的覆滅
附錄四 興辦海軍統計
錶25 北洋海防海軍經費錶
錶26 甲午戰爭時日本海軍實力錶
錶27 甲午戰爭時西方國傢在遠東海軍實力錶
第九章 半殖民地近代軍火工業的畸形建設
第一節 為適應對內軍事鎮壓需要而興辦軍用機器製造一業
第二節 早期興辦的三大軍火局廠和淮軍行營製造局
一、江南製造局
二、金陵機器局與金陵洋火藥局
三、天津機器局
四、淮軍行營製造局
第三節 近代軍火工業的遍設
一、1874年以前興辦的中小型軍火機器製造局廠
二、1875年至1884年間中小型軍火局廠的繁興
三、洋務派興辦近代軍火工業的殿軍——颱灣機器局與湖北槍炮廠
附錄五 軍火工業統計
錶28 軍事工業經費總錶
錶29 軍火工業經費總錶
錶30 軍火工業廠房設備經費總錶
錶31 軍火工業機器設備經費總錶
錶32 軍火修造經費總錶
錶33 江南製造局經費分析錶
錶34 江南製造局資産估算錶
錶35 江南製造局軍火製造部分經費錶
錶36 江南製造局製造槍炮彈藥經費估算錶
錶37 江南製造局依賴外國支齣經費錶
錶38 江南製造局華洋員司薪資錶
錶39 金陵機器局經費錶
錶40 金陵機器局資産估算錶
錶41 天津機器局經費錶
……
第十章 控艦艦製造工業的興衰
附錄六 造修船艦統計
結語
附錄一
附錄二
編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素材的掌握、考据的严谨和论证的缜密体现了老一辈学者的深厚功力和治学风范;现在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大部头系统著作已经很少见啦,吃快餐长大的越来越浮躁,找几张老照片,加上一些不疼不痒的“评说”都可以拼凑一部花里胡哨的“力作”。不过本书的指导思想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評分

素材的掌握、考据的严谨和论证的缜密体现了老一辈学者的深厚功力和治学风范;现在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大部头系统著作已经很少见啦,吃快餐长大的越来越浮躁,找几张老照片,加上一些不疼不痒的“评说”都可以拼凑一部花里胡哨的“力作”。不过本书的指导思想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評分

自1840年国门被坚船利炮打开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局面,如何摆脱被动挨打,走向自强之路。中国社会各阶层——地主,官僚,知识分子以及农民都开始了艰苦地探索。太平天国被绞杀,宣布农民理想化的道路在强大的封建地主势力下无法实现,但这一农民运动给了统治...  

評分

素材的掌握、考据的严谨和论证的缜密体现了老一辈学者的深厚功力和治学风范;现在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大部头系统著作已经很少见啦,吃快餐长大的越来越浮躁,找几张老照片,加上一些不疼不痒的“评说”都可以拼凑一部花里胡哨的“力作”。不过本书的指导思想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評分

素材的掌握、考据的严谨和论证的缜密体现了老一辈学者的深厚功力和治学风范;现在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大部头系统著作已经很少见啦,吃快餐长大的越来越浮躁,找几张老照片,加上一些不疼不痒的“评说”都可以拼凑一部花里胡哨的“力作”。不过本书的指导思想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用戶評價

评分

資料紮實。看後記還是很感人的。

评分

資料非常強齊全;可惜未能藉鑒英、日等外方材料;軍事方麵外行;限於時代因素有一些過激之言;但是黑材料滿點

评分

按需。

评分

意識形態較重,但不影響其成為洋務運動研究極有分量的著作。作者很下功夫。

评分

意識形態較重,但不影響其成為洋務運動研究極有分量的著作。作者很下功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