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1911年出生于波兰第一共和国的立陶宛。“二战”期间在华沙从事地下反法西斯活动。“二战”后在波兰外交部供职,曾在波兰驻美国及法国使馆任文化专员和一等秘书。1950年护照被吊销,后选择了政治 流亡的道路。先在法国获得居留权。1960年应邀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61年起定居美国。曾荣获波兰雅盖沃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等近十座世界知名学府的荣誉博士学位及各种勋章。1978年获俗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对他的授奖词中说:“他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2004年8月在波兰克拉科夫逝世,享年93岁。
乌兰,1956年生。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师从易丽君教授。1995年迄今任职于北京外交人员语言文化中心,教授驻华外交官汉语。2011年10月至今在波兰西里西亚大学任客座教授。著有《卡普钦斯基在中国》、《布鲁诺•舒尔茨在中国》等论文,译有《卡普钦斯基小说《皇帝》、《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等。2010年获波兰文化和遗产部部长颁发的对波兰文学贡献奖。
易丽君,1934年生,湖北黄冈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协、译协会员,资深翻译家,北京高校名师。著有《波兰文学》、《波兰战后文学史》、《易丽君选集》,译有《火与剑》、《洪流》、《塔杜施先生》、《波兰20世纪诗选》等作品十多部及波兰中短篇小说五十余篇。曾获波兰总统和波兰文化、教育、外交各部部长授予的勋章、功勋章及各种荣誉称号,并曾获波兰格但斯克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Written in Paris in the early 1950s, this book created instant controversy in its analysis of modern society that had allowed itself to be hypnotized by socio-political doctrines, and to accept totalitarian terror on the strength of a hypothetical future.
一不留神又是一本好书,看样子这个月收获太丰富了。此书可以与《忍不住的“关怀”》相对应来看。不过想想此书写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真是颇为作者的洞察力吃惊了。 书名所指头脑,是指欧洲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份子。书中所阐述的是二战后东欧知识份子们如何一步步被苏维埃们所控制...
评分 评分生活已经发生改变 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米沃什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诗人。 当然你可以把我的发现当作一种玩笑,但是我必须告诉你这是千真万确的,而且我拥有一份长达289页的文件(这个文件的英文版本是251页)证明这一点。其实这份文件你也可以买到,这就是米沃什...
评分黑格尔式的蜇伤 ——《被禁锢的头脑》中文版导读 崔卫平 一 在某种意义...
评分如果思想本身就是一种邪教,它要的“自由”需要付出多少代价?
评分已复印,
评分已复印,
评分已复印,
评分已复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