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邊疆民族研究(第6輯)

西南邊疆民族研究(第6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何明 編
出品人:
頁數:302
译者:
出版時間:2009-5
價格:5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811128451
叢書系列:西南邊疆民族研究
圖書標籤:
  • 西南邊疆
  • 民族研究
  • 邊疆民族
  • 少數民族
  • 社會學
  • 人類學
  • 曆史學
  • 文化研究
  • 中國西南
  • 學術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西南邊疆民族研究(第6輯)》內容簡介:“西南”是一個具有多項意指的範疇。最初也是最基礎的含義為地理方位,指中國的西南部,但其邊界在何處是不確定的,具有模糊性。以此為基礎,衍生齣所指各不相同的語用。其一是文化地理或族群地理意義上的西南。西漢時齣現瞭“西南夷”這樣一個族群地理概念,所指範圍大緻包含今雲南全省、貴州西部、四川西部和南部以及甘肅南部地區的族群及其政權。1930年,梁釗韜先生繪製齣《西南民族分布與分類略圖》,①將西南的界限明確化,其範圍包括當時的雲南、四川、西康、西藏、廣西、湖南的湘西以及廣東的海南島、青海玉樹和甘肅甘南等地,可視之族群地理概念的廣義語用。與之相較,方國瑜先生所運用的西南概念所包含的範圍卻小得多,所指“即現在雲南全省,又四川省大渡河以南、貴州省貴陽以西”。②1981年,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正式成立,其會員由雲南、四川、貴州、西藏、廣西五省區的民族學傢構成。其二是行政區劃上的西南。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族群與族群關係研究
從“客傢”到“佘族——以贛南佘族為例看佘客關係
族群孤島與族群邊界——以廣西臨江古鎮平話人為例
河湟地區族群語言形態與族群性研究
田野中的族群與族群關係的演變——江西“兩江”佘族移民村落比較研究
民族文化解讀
論多偶製和傢庭文化特質的傳遞——兼談婚姻效用的協商分配理論
整體觀視野下的“偷婚”習俗解讀——以雲南迪慶州德欽縣奔子欄村為例
侗族村寨的空間結構及其文化蘊涵——以廣西三江高友侗寨為例
傣族土司司署建築及其文化內涵分析——以雲南省梁河縣南甸宣撫使司署為例
布朗族村寨新年節日的社會文化解析
佤族《司崗裏》神話的曆史人類學研究
一個鄉村電視颱的社會文化人類學考察質樸哀思的詩——論《梅葛》所流露的彝族情感與美感史與誌——對口述史與曆時性民族誌研究的探討
民族社會分析
哈尼族梯田農耕社會中的女性角色
宗教、權力、文化——雲南沙甸迴族農村和諧社會的人類學研究
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居民的人口流動和職業分化對文化變遷的影響——以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寜縣剝隘鎮坡芽村為例
邊疆治理與多元民族文化調適
民間法:一種少數民族地區犯罪控製的鄉土力量——以雲南寜蒗跑馬坪鄉彝族社區民間禁毒個案為樣本
功能主義:現代社會、學校和少數民族傳統社會——兼論實施多樣性教育
民族宗教探論
略論東巴教與納西民俗之間的關係
對西雙版納傣族巴利名詞語法知識的研究——以Pabbajkammr(《齣傢業經》)第二章 和第二章 經疏為例
試論雲南少數民族“原生宗教”的民俗化
宗教認同與民族認同的互動——20世紀前半期基督教在福貢傈僳族、怒族地區的發展特點研究
鄉村傳統宗教文化復興中的生存和發展訴求——雲南迪慶兩個藏區迴族村莊個案研究
民族曆史研究
民國時期雲南龍、盧彝族統治集團財稅政策研究
明初的中日關係與寓滇日僧
雲南近代工業化進程對文化變遷特點的影響
近代社會轉型對雲南人口較少民族文化變遷的影響
“七百”和“生苗”的曆史地理範疇考
民族發展探索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少數民族聚居區經濟成就與差距分析
鄉村文化産業發展的路徑及意義——以雲南省為例
多元文化與模式選擇——文化人類學視野下的民族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老年人疾病與文化生態環境的關聯性探討——以雲南省大理州祥雲縣東山彝族自治鄉大古者村為個案
哈尼族社區的文化發展
學術動態
《象徵的來曆:葉青村納西族東巴教儀式研究》序
20世紀50年代以來侗族語文著作述評
國際視野下的中國邊境民族生活史——“中國邊境民族的遷徙、交流和文化動態國際研討會”會議綜述
梳理變遷軌跡探尋發展理路——“改革開放與少數民族”研討會暨《中國少數民族農村30年變遷》
首發式在昆明舉行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