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这里沉思

历史在这里沉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交大
作者:叶永烈
出品人:
页数:280
译者:
出版时间:2009-9
价格:3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1305898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学
  • 读书
  • 纪实
  • 叶永烈
  • 关于书的书
  • 文革
  • 学习
  • 咪咕阅读
  • 历史
  • 文化
  • 沉思
  • 散文
  • 随笔
  • 记忆
  • 时间
  • 人生
  • 哲理
  • 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书房是作家进行创作的“大本营”。本书作者叶永烈的书房具有不同于众的特色,他不仅拥有两个书房,而且还拥有一个用私家游泳池改建的藏书室,收藏了五万册图书。叶永烈的创作“大本营”规模庞大,是因为他作为纪实文学作家,收藏了在采访中得到的大批珍贵档案,大量的名人书信,上千盘已经成为“绝响”的采访录音带,还保存了十几万张他自己拍摄的照片。正因为这样,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沉思斋”,即“历史在这里沉思”。作者还进行“书房的革命”,用现代化的“文房四宝”武装起来,以高效率进行创作,出版了二百多部著作,总字数超过二千万字。本书不仅是作者书房的全方位扫描,而且也给读者在求知、写作、研究方面以许多有益的启示。

作者简介

叶永烈,笔名:萧通、久远、叶杨、叶艇等,1940年8月30日生,浙江温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11岁起发表诗作。18岁起发表科学小品。20岁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21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

曾先后创作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700多万字。

电影《红绿灯下》(任导演)获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小灵通漫游未来》获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作品一等奖。《借尾巴》获全国优秀读物奖。根据叶永烈长篇科幻童话改编的6集动画电影《哭鼻子大王》获1996年“华表奖”(即政府奖)。

后来转向纪实文学创作。主要新著为作家出版社出版的6卷本《叶永烈自选集》;此外,还有《毛泽东的秘书们》、《陈云全传》、《叶永烈采访手记》、《星条旗下的中国人》、《我的家一半在美国》、《一九九七逼近香港》、《商品房大战》、《何智丽风波》等。

目录信息

人在书房 风铃声声/3 书房旅行记/5 我原本没有书房/7 斗室中的书桌/8 没有稿费的年月/12 突然分给我新房子/14 小小的“阳台书斋”/17 在“沉思斋”中沉思/19 荧屏上的“沉思斋”/22 “探囊取物”的奥秘/26 “孔夫子搬家”——全是书/29 游泳池成了“游书池”/31 我被当成“鞋店老板”/32书背后的故事 第一次投稿/37 写诗“发烧友”/44 第一本书的故事/48 为《十万个为什么》挑大梁/53 我的命运与《十万个为什么》紧相连/58 《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曲折历程/63 “小灵通”手机拥有一亿用户/70 “雪藏”了二十六年的《追寻彭加木》/77 查清密探的来历/83 《陈伯达传》背后的故事/90 在中南海的采访/97 为粱实秋缔情书选/101 我写《傅雷画传》/109 《“四人帮”兴亡》后面的小故事/114 在“9·11”发生时赶往纽约/122 找到失散二十年的“孩子”——《漫话中国》/130书房的革命 我的特殊展品/135 新“文房四宝”/136 到电脑诞生地“朝圣”/138 小心翼翼捧回286电脑/140 “恨不相逢少年时!”/142 电脑“时装”不断更新/145 在美国领略网络的魅力/147 “伊妹儿”带来的喜悦/150 “多才多艺”的电脑/152 数码相机成了我的最爱/157读万卷书 书是知识大厦的承重墙/163 《巴顿将军》帮了我儿子的忙/166 好书伴我成长/169 “不动笔墨不看书”/171 书海常客/175 书自邮购来/177 我的读书方法/179 学问要专读书要杂/181 “有恒为成功之本”/184 淘书之乐乐淘淘/185 在美国“泡”图书馆/188 在美国看蒋介石日记/195私家档案馆 我的书房引起档案界的关注/203 “收藏自己”始于细心/206 我的主日记副日记/212 “绝版”的手稿库/215 西子湖畔寻回珍贵手稿/218 珍贵的名人书信库/227 长期积累的档案库/231 历史老人“凝固的声音”——录音带库/239 数以万计的照片/243 用废胶片编成的新书/249 奇特的收藏品——盗版书/255 另一道风景线——冒名伪书/257尾声:聚光灯下的书房 媒体频频光临/265 令人感动的读者/271 十一次成为全国书市的嘉宾/275后记/28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读书时代对我影响最大的 一套丛书就是《十万个为什么》 叶永烈是元老级人物 他的写作方法论很简单: 要喝一杯水,就得挑一缸水 读书方法也很简单: 学问要专,读书要杂 读书笔记 卡片管理 采访录音 持之以恒 现在获取信息的管道太多了 最重要的还是 多读好书 健心运动是可以做...

评分

很喜欢此书。叶谈到他92年就用电脑写作,而我买来电脑多年,都没有养成用电脑写作的习惯。 幼时即读叶的书,他的写作语言有一种简洁明快的风格。一般作家在语言上要想形成风格,都是极难的。而叶在文革时竟有语言风格!须知巴金在文革时仅存的语言风格也丧失了。工农兵时代,是...  

评分

读书时代对我影响最大的 一套丛书就是《十万个为什么》 叶永烈是元老级人物 他的写作方法论很简单: 要喝一杯水,就得挑一缸水 读书方法也很简单: 学问要专,读书要杂 读书笔记 卡片管理 采访录音 持之以恒 现在获取信息的管道太多了 最重要的还是 多读好书 健心运动是可以做...

评分

读书时代对我影响最大的 一套丛书就是《十万个为什么》 叶永烈是元老级人物 他的写作方法论很简单: 要喝一杯水,就得挑一缸水 读书方法也很简单: 学问要专,读书要杂 读书笔记 卡片管理 采访录音 持之以恒 现在获取信息的管道太多了 最重要的还是 多读好书 健心运动是可以做...

评分

很喜欢此书。叶谈到他92年就用电脑写作,而我买来电脑多年,都没有养成用电脑写作的习惯。 幼时即读叶的书,他的写作语言有一种简洁明快的风格。一般作家在语言上要想形成风格,都是极难的。而叶在文革时竟有语言风格!须知巴金在文革时仅存的语言风格也丧失了。工农兵时代,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早的关于文革记忆的一本书,里面很多人的经历都让我觉得非常可怕。

评分

图书馆翻到的。好吧叶先生很厉害。看着看着我看不下去了,叶先生你是多喜欢摆拍啊。。。。我受不了了。。。。。弃书

评分

我最早的关于文革记忆的一本书,里面很多人的经历都让我觉得非常可怕。

评分

有点啰嗦,标题不符。

评分

语言平和,节奏舒服,读了有收获。收尾快了点,觉得有点突然。可能是书不错比较吸引人的原因吧。从《小灵通漫游未来》就看叶先生的书,已经有种情愫了。祝叶先生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