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尔麟(Jerry Dennerline),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莫斯特分校历史与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曾于1968—1970年在台湾和日本攻读研究生学位,1978—1979年在芝加哥大学进行近代中国研究的学术计划。他在撰写本书过程中,囊括了官修正史、地方志、文集、笔记、族谱等原始文献,运用了中、日、英、德等多个语种的研究资料,史料翔实,视角独特,从最初确立主题到著作印行,长达十年之久,可谓“十年一剑”。
从忠臣生活的社会和他们自身的处境去探讨抵抗运动得出的结论几乎是宿命的:忠臣必然杀身成仁,牺牲整座城池。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哀号长久地回响在布满灰尘的历史典籍中,清兵破城后大肆屠杀无辜百姓的暴行时至今日依然令人触目惊心。暴行之所以产生,除了清兵自身缺乏...
评分这是一本令人震撼的史学著作,作者聚焦于明末清初发生的“嘉定屠城”,颇有卓见。 在以往的历史写作中,我们往往把这段历史悲情化,简化为忠臣与汉奸、大义与利益、文明与野蛮的碰撞,当斯文悲壮的沉沦时,我们的审美快感得到了巨大满足。 而邓尔麟看到的,是“嘉定屠杀”中...
评分从忠臣生活的社会和他们自身的处境去探讨抵抗运动得出的结论几乎是宿命的:忠臣必然杀身成仁,牺牲整座城池。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哀号长久地回响在布满灰尘的历史典籍中,清兵破城后大肆屠杀无辜百姓的暴行时至今日依然令人触目惊心。暴行之所以产生,除了清兵自身缺乏...
评分 评分《嘉定忠臣:17世纪中国士大夫之统治与社会变迁》作者美国麻省大学阿莫斯分校历史与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邓尔麟运用夫量的原始文献、中外研究资料,从理性、客观的角度,以明末嘉定侯氏、黄氏家族的儒士为中心,全面解读明末清初文人儒士在清军人关后作出抵抗抉择的深层次原因...
第一章(Introduction?):複社的意義
评分第一章(Introduction?):複社的意義
评分第一章(Introduction?):複社的意義
评分第一章(Introduction?):複社的意義
评分第一章(Introduction?):複社的意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