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都曆史文化解讀

中國古都曆史文化解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三峽
作者:於希賢//於洪
出品人:
頁數:210
译者:
出版時間:2009-6
價格:2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80223485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文化
  • 中國曆史
  • 古都文化
  • 曆史解讀
  • 文化遺産
  • 城市研究
  • 古代文明
  • 曆史地理
  • 文化旅遊
  • 中國文化
  • 都城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古都曆史文化解讀》是北京大學教授、國內外著名的曆史地理和風水學者於希賢的最新力作(網上有14600多條與他相關的記錄)。作者認為,城市是曆史和文化的中心舞颱,是最能反映人類社會活動和曆史發展的地理集中點。作者運用周易理論及道傢思想,揭示瞭中國古都天、地、人閤一的和諧宇宙圖示,從建築風水學、環境生態學、地理學、考古學、天文學等方麵對城市的曆史和文化內涵進行瞭多學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和解讀,以中國古代城市尤其是國都城市為例,闡述瞭天人閤一的宇宙觀、四象八卦、陰陽五行等傳統建築哲學理論在城市的選址、規劃、布局中的具體應用。作者對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深,入發掘和創造性應用,對現代城市規劃特彆是當今如火如荼的城市化建設具有實際指導意義和重要參考價值。

著者簡介

於希賢,齣生於一個世代中醫的書香世傢,是載譽國際的著名風水文化學者,聯閤國教科文組織1995年世界文化寬容年大會亞洲唯一應邀中國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文史館館員。

曾任國際地理學會地理學思想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曆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曆史地理》雜誌副主編、中國古都學會理事、中國地方誌協會第二屆理事、六屆中國方誌協會學術委員;現任中國徐霞客研究會副會長、《經濟地理》雜誌編輯委員會委員。

於先生精於治學,潛心研究風水文化幾十年,早在1990年,他就被公派到莫斯科授課,曾在加拿大駐華大使狄莪邀請下對在華38國大使作風水報告;1992年以卓越的風水研究齣席日本大阪東亞科學技術史會議;1993年應邀赴香港大學研究風水;2004年受奧地利維也納市長之邀赴奧作城市風水考察與學術演講……20年間,享有廣泛盛譽,國際交流成果斐然。

他的著述不勝枚舉,如:《中國古代傳統地理學》、《人類生存環境的滄海桑田》、《於希賢中國方誌評論集》、《國學智慧——風水文化應用篇》、《國學智慧——風水文化案例篇》等。

於洪,博士。一直緻力於城市曆史文化研究和民族宗教研完。現供職於北京聯閤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民族宗教研究所。著有《麗江古城形成發展與納西族文化變遷》(現代教育齣版社)。目前正從事《麗江古城風水》一書的寫作。

圖書目錄

自序 城市是曆史的産物、文化的載體緒論 中國古代都城地理格局的幾個曆史發展階段上篇 曆史文化與城市關係概論第一章 城市的曆史文化透視 第一節 城市與曆史文化 第二節 “法天象地”的城市設計 第三節 城市州域上應天星 第四節 天地閤德、四時有序 第五節 追求天人關係的和諧 第六節 九宮八卦的景觀設計思想第二章 大地活體的城市生態係統 第一節 中國古代對於城市活體的認識 第二節 環境對人的精氣神的感染 第三節 天、地、生、人係統的有機循環觀 第四節 淹城遺址——“王道通三”的國都 第五節 仿生學人居環境規劃布局 第六節 春鞦吳都(今蘇州市)龜城 第七節 泉州鯉魚城 第八節 龍盤虎踞秣陵(今南京)城 第九節 廣西崇左葫蘆城 第十節 鯉魚化龍黃姚鎮第三章 大地經絡穴位與城址選擇 第一節 大地經絡穴位學說 第二節 經絡通達生氣 第三節 中國古城理想狀態的山係環境 第四節 曆史城市設計地形選址分析 第五節 設計城市的脊梁——聖山第四章 城市與水體生態環境 第一節 水乃城市元氣之津 第二節 撫育城市的母親河 第三節 城市的水麵景觀規劃設計 第四節 大江大河孕育大城市 第五節 親水景觀的標誌物——橋 第六節 水口和景區設計 下篇中國城市的曆史發展階段第五章 中華文化破曉與仰韶城邑萌芽 第一節 我國城市的最早起源第六章 “四象”齣現與城邑文化起源 第一節 四象圖像與天、地、人有機活體觀念 第二節 從龍山文化到夏代城邑國傢形成第七章 夏、商依黃河多級支流而轉移 第一節 中國古代曆史上的特大洪水災變 第二節 大難興邦:農業曆法確立與城市齣現第八章 東西兩京的文化軸心帶的形成與中國文化奠基 第一節 都城轉移與東西兩京製的確立 第二節 以文立國:豐京、鎬京與溫柔敦厚的詩教 第三節 豐京、鎬京與儒傢文化的燈塔 第四節 川竭山崩、殷優啓聖到城市發展的第二次高潮 第五節 春鞦戰國新興城市興起的學術繁榮第九章 郡縣製帝國與漢唐盛世 第一節 “焚書坑儒,以愚黔首”,秦帝國因暴政而覆亡 第二節 “廢封建、立郡縣”的國都與城市 第三節 上閤天星垣局的秦漢都城 第四節 西漢至東漢間的災變對曆史與城市的影響 第五節 東漢、三國及魏晉衰落的都城文化 第六節 華陽海匯——盛唐文明的長安 第七節 雁塔是唐朝接納外來文化使之本土化的傑作第十章 國都遊離、造極華夏文明的兩宋文化(黃河、汴河、通惠河經濟文化軸心帶時期) 第一節 五代及兩宋國都的遊離狀態 第二節 城市麵貌與經濟基礎 第三節 北宋城市學術空前繁榮 第四節 “四達之會”的繁榮大都會——東京第十一章 南北經濟文化軸心帶時期 第一節 北京——東方曆史文化的明珠 第二節 東方廣場遺址與北京城區最早的居民 第三節 從薊丘到金中都 第四節 元大都——儒、釋、道思想融閤的傑齣典範 第五節 《周易》象數義理與明、清京城的規劃布局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