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晦文集

龍晦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巴蜀書社
作者:龍晦
出品人:
頁數:534
译者:
出版時間:2009-7
價格:6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752429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龍晦
  • 宗教
  • 語言學
  • 計劃中
  • 文化
  • 工具書
  • 學術
  • PDF
  • 詩歌
  • 文學
  • 古詩詞
  • 文集
  • 中國古典文學
  • 龍晦
  • 傳統文化
  • 文化藝術
  • 曆史
  • 作品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龍晦文集》講述瞭:龍晦先生《文集》分為儒釋道三教綜論、巴蜀文化、敦煌學、語言等四部分,都是實學,皆以文字、音韻、訓詁為根柢,以三教之學和敦煌之學為基礎,又重在實用。由此也可看齣龍晦先生入學的路徑,是從實學始,進入宏觀統體視野,而又返樸皈真到實學,這是更高境界的實學。這也是蜀學通儒共同發展的路徑,在先生之學身上,體現特彆鮮明罷瞭。例如,一個“揭”字的音韻訓詁,引齣偈的體裁、用場、臨終偈、詩偈與佛教禪宗的關係以及與公案機鋒的關係,更引齣重祖師禪不重如來禪之風的形成、以艷詩為禪的真諦、偈的句式與禪悅境界、宋偈的興盛與明偈的蛻變等等大問題,對從來是“參不透懵懵懂懂之禪,猜不破風風流流之謎”的公案,作瞭明白如畫的內涵挖掘。雖為一篇論文,卻不啻一篇佛偈文學史。又如釋藞苴,通過精密考證為江西口語,是對蜀川禪僧特色的生動概括,從而揭櫫齣巴蜀禪學尚順緣、尚自由的特點,為四川禪宗重棒喝的曆史找到根源。又如,由天復誤為天福年號的考證,論述王建崇密無據,推論密宗風行蜀地與實事相距甚遠,等等。這些例證都是由實入虛、玄而不虛,以實學為基礎,以宏觀統體為大觀的蜀學傳統的體現。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開示之真師(代序)
佛道綜論
說偈子
唐代居士禪與詩歌
孝文帝與龍門石窟的開鑿
論憨山大師的中興曹溪及其禪學
馬王堆齣土《老子》乙本捲前古佚書探原
論《太平經》中的儒傢思想
《太平經注》序
全真教三論
讀《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五捲第二、三分冊——兼評其有關煉金術和道傢部分
巴蜀文化
三星堆齣土銅像考釋
鬼方考
大足佛教石刻《牧牛圖頌》跋
《牧牛圖頌》再跋
關於大足佛教石刻兩則跋文
大足石刻中的明肅皇後、訶利帝母、九子母與送子觀音
《柳本尊行化圖》的研究
《柳本尊行化圖》研究之二
論濛古侵蜀與大足寶頂石刻之終結——柳本尊行化窟研究之三
釋“荔苴”兼論四川禪學的特色
峨眉山與普賢崇拜
從樂山大佛談到四川的大佛文化
從《前赤壁賦》談蘇軾的宗教思想
蘇軾易學初探
蜀酒與燒酒
廖平經學初探
薛煥與王閩運——尊經書院研究之二
王閩運和他的尊經書院的弟子們——尊經書院研究之三
敦煌學散論
唐五代西北方音與敦煌文獻研究
敦煌歌辭《十恩德》與大足佛教石刻《父母恩重經變像》
敦煌變文《雙恩記》本事考索
論敦煌道教文學
論敦煌詞麯所見之禪宗與淨土宗
敦煌佛麯《五更轉兼十二時·維摩托疾》跋——維摩詰文學試論
敦煌與五代兩蜀文化
敦煌歌辭《搗練子?孟薑女》四首研究
敦煌文獻所見唐玄宗的宗教活動
敦煌文學讀書記四則
變文中的兩個地名考釋
蔔天壽《論語》抄本後的詩詞雜錄研究和校釋
考釋兩則
從《敦煌歌辭》中三組《悉曇頌》論證玄奘的正音
從S1344《鳩摩羅什法師通韻》再論玄奘的正音問題
語言學摭論
《敦煌歌辭總編》校音
《韻學集成》與中原雅音
釋《中原雅音》
——論中原雅音的形成及使用地域
釋婁羅
論段玉裁和他的《漢讀考》
附錄
任二北先生《優語集》序
魏啓鵬《德行校釋》序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蜀中二龍

评分

大國學基金會於2010年6月15日捐贈

评分

蜀中二龍

评分

蜀中二龍

评分

蜀中二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