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紙張的發明,文字得以盡情書寫,知識得以大量傳播,而載著文字的紙張,也逐漸被賦予學識與身份的聯想,甚至是功成名就的踏階、權力地位的象徵。尤其在科舉時代,「字紙」更被賦予神聖性,千千萬萬褻瀆不得,連處理廢字紙,都必須恭送到有著塔廟性質的敬字亭予以焚燒。台灣由於早年印刷業不發達,對於字紙更是尊敬有加,因而曾有敬字亭林立的盛況。本書首先探討敬字文化的起源和分佈,說明敬字亭的外在結構、裝飾和供奉的神祇,並探討台灣各地敬字亭的建築特色、與金亭間的關係,以及送字紙的儀式;此外,亦逐一介紹台灣現存的百餘座敬字亭,及其建築風格與掌故,讓讀者充分體會這淵源已久卻已為現代人所忽視的有趣文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