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十九世纪美国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自然主义先驱。他的文章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含思想,在美国十九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时至今天,仍是抚慰人类心灵的伟大作品。
散文代表作有《瓦尔登湖》、《种子的信仰》和《野果》;论文有《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
本书是梭罗的最后力作,是他倾注其生命最后十年的全部心血,陆续写成的一组有关野果的散文。
与《瓦尔登湖》中的哲人不同,在本书中,梭罗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知识丰富的游伴和植物学老师,他满怀对大自然的神圣挚爱,以其仔细考察野外行程为线索,娓娓动听地详细描述了各类野果在北美地区的分布状况,它们的花期、结果的具体时段和各自形态等生命艺术,以及当地各类昆虫、鸟兽(如各种鸟、黑熊、松鼠、牛羊等)与之的自然关系。让人感到身边一切草木的和谐、可爱和宝贵,各类生命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扶持的重要。
本书文笔优美,表述生动,读者阅读起来宛如进行一段野外旅行,不会有波澜壮阔、惊险曲折的经历,但会有令人回味无穷的乐趣和收获。
春暖花开,秋季丰收,两个季节我都爱。因为一个代表着生命力,另一个代表成果。看野果,看一个个植物的生命轮回,敬畏之情油然而生,瓦尔登湖让我进入到了梭罗的世界,野果让我品味了梭罗的人生,封皮的设计也很好看,绿色代表着生机盎然,带给人们生命的活力。现在买书设计也...
评分梭罗的这本书,有一种带你迅速平静下来的力量。再活泼的小恶魔,再要爆发,赶紧拿起此书,加上一点音乐,就能保证小恶魔不要跳出来。 多余的评论不说了,因为没有资格。把喜欢的话都抄下来 to share and to remember 棠棣bitryapium /oblongifolium 就爱这样一个...
评分如果你看到我看这本书,也许会莫名其妙,这都是些什么啊?再翻多几页,更加不明白,怪癖吗?怎么会把这种书看得津津有味?然而,我却如获至宝,而且品味始终如一,7年前在10元一本的书摊里淘了本《种子的信仰》,和这个风格类似,当时翻了几页就决定买下了,每晚读得爱不释手,...
评分每一次看到蓝莓加仑子以及黑布林上面的那层白色物质,都很好奇那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些进口的水果上都会长出这么一层奇怪的东西,看了这本书以后才知道,那东西叫果霜。似乎不单单是进口水果,葡萄上也会有这种东西。小时候大人说,那是农药,初中的时候一厢情愿地觉得那肯定...
评分梁枫 | 梭罗《野果》译者序 我花费半生方才知晓,该去哪里寻找最早绽开的花。 ――《梭罗日记》,1852年6月15日 梭罗在我的心目中,首先是一位有点古怪的邻居。他的故乡康科德镇,与我马萨诸塞州的家相距不远。对于新英格兰这片土地,梭罗始终怀有一种近乎执拗的爱,坚信此地“...
有点失望,内容芜杂不说,译文也很平淡。
评分纯净之书,宁静致远。最爱的书之一,和读《瓦尔登湖》一样感动。
评分虽然有时间季节地域的差别,但自然赋予人类无穷的资源,自然的植物是珍贵的宝藏.观察植物,溶入大自然,用他的热爱谱写新的篇章.只有真诚才是基础.这本书出版的年代虽然相隔很久,久到一个半世纪以后,但植物的繁衍从未止步,细致,认真,需要这样的精神来了解这个奇妙无比的世界.
评分植物学...挺无聊的
评分一般来说,得到的越少越快乐,越感到充实。几乎所有的野苹果都长得疙里疙瘩,果皮粗糙,颜色暗淡,但怎么看都觉得它们有种大气。但凡那种特别疙里疙瘩的苹果必有特异之处,甚至会因此而令人觉得好看。比方说,在突起的瘤上或特别的凹陷里会有一抹晚霞的红晕。夏日决不会不在苹果的某一面留下痕迹,那是一片红色的星星点点,是和曙光与夕照迎来送往的见证;有的地方会出现生锈似的黄褐斑,那是阴霾和雾气的纪念物,那种日子里什么都会发霉;苹果表面大部分都是绿绿的,那就是大自然慈祥面孔的写照——绿绿的,就像田野一样;也可能会是黄色的,那就意味着味道特别醇厚,因为那黄色或微微的褐色是丰收的象征。 这些苹果,妙不可言的美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