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普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方-普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邱林
出品人:
页数:298
译者:
出版时间:2009-6
价格:3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047896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汉语语法
  • 语言学
  • 方言
  • 工具书
  • 语法现象
  • 句法机制
  • 语言管控
  • 语言结构
  • 语义分析
  • 句法分析
  • 语言规则
  • 语言现象
  • 语义机制
  • 句法控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方-普"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从句法机制管控的视角,对现代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中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十二个方面的语法现象进行专题考察、分析和讨论,其中的方言语法现象主要是作者的母方言河南陕县方言中的特色语法现象。《"方-普"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对语言事实的观察具有透视的深度,细致入微,重视方法论和研究心得的理论总结,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

作者简介

张邱林,1964年6月4日生,河南陕县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1984年6月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6月至1986年9月在河南大学中文系任教。1989年6月、2005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获硕士、博士学位,导师为邢福义教授。1989年6月留校任教至今。主要研究现代汉语语法、汉语方言语法和语言教育,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世界汉语教学》、《语文建设》等刊物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关于“方-普”语法现象
第二节 “方-普”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一 句法机制的管控与汉语语法研究
二 本书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
三 本书的结构系统和内容组织
第二章 陕县方言面指背指语法现象与旬法机制的管控
第一节 面指背指的指代词使用
一 面背指与远近指
二 面背指的使用选择与代词形式的配置
三 由面指背指代词构成的句法格式
四 陕县方言面指背指的来源以及阿尔泰语、藏缅语里的相关现象
第二节 背指程度副词“统”的使用
一 “统”的语义涵盖
二 “统”的组合能力
三 “统”的句法功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县方言形容词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一节 儿化形容词现象
一 儿化形容词的范围和形式
二 儿化形容词的语义
三 儿化形容词的入句功能和入句条件
四 儿化形容词在特定句法框架中的适应能力
五 儿化形容词的语用价值
六 儿化形容词与度量形容词
七 儿化形容词与儿化
第二节 单音形容词重叠式
一 单音形容词的四种重叠格式
二 单音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
三 关于Aa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四 关于Aa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五 其他方言里单音形容词重叠构成名词的现象
六 格式对语义的反规约
七 语义角色与句法配置的制约机制
八 常用单音节形容词重叠能力、可重叠类型考察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陕县方言语气助词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一节 语气助词“囔”“哩”的使用
一 “囔”的使用
二 “哩”的使用
三 连用形式
四 汉语史的情况
第二节 语气助词“呀”的使用
一“呀”的语法意义
二“呀”的句法配置
三 由“呀”构成的祈使句
四 方普比较
五 关于西北方言里的“呀”
第三节 语气助词“丐”的使用
一 “丐”的语法意义
二 “丐”的句法配置
三 “丐”与“曼”
四 方言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陕县方言选择问旬语法现象与旬法机制的管控
第一节 选择问句式系统
一 基础句式
二 “哩”“呀”“啦”的配置机制
三 “曼”的配置机制
第二节 选择问句里语气助词“哩”的性质和作用
一 两个“哩”
二 语气助词“哩”的作用
三 关于西北方言选择问句里的“哩”
第三节 选择问句里语气助词“曼”的意义和作用
一 “曼”的语法意义
二 “曼”的语法作用
三 关于西北方言选择问句里的“曼”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语方言副词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一节 陕县方言副词“坷”和“再”的使用
一 “坷”和“再”的语法意义
二 “坷”和“再z”的形式差异
三 回到普通话的“再”
四 追加与增量··吖
第二节 澳门中文副词“更”的使用
一 语法意义和形式特点
二 从现代汉语方言看澳门中文的副词“更”
三 从汉语史看澳门中文的副词“更”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普通话动词“以为”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一节 “以为1”和“以为2
一 “以为1”的语义
二 “以为2”的语义
第二节 形式差异
一 “以为”与人称
二 “以为”与谦辞
三 “以为”与主语
四 “以为”与宾语
五 “以为”与修饰语
六 “以为”与感叹格式
第三节 语用价值
一 “以为1”可以突出郑重、严谨的口气
二 “以为1”可以表达委婉、谦和的语气
三 “以为2”可以适应中性语体和书面语体的需要
第四节 方言表现
一 陕县方言
二 南阳方言
三 武汉方言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普通话形容词“重”“沉”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一节 “重”和“沉”的语义差异
一 主观感觉与客观说明
二 事实证据
三 关于词典的释义
第二节 “重”和“沉”的形式差异
一 与数量短语搭配的差异
二 句法功能的差异
三 反义对举的差异
第三节 现代汉语方言里的“重”和“沉”
一 方言表现
二 考察结论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普通话名词“说法”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一节 新的语义功能
……
第十章 普通话时间词“刚刚”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十一章 普通话状位NA主谓短语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十二章 普通话“尚且”句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十三章 汉语教学语法现象与句法机制的管控
第十四章 理论思考
附录一 陕县(原店镇)方言蟹摄开口二等见系字的读音
附录二 陕县方言语法例句
附录一 陕县方言动词“体”的专项调查表
附录一 从入句规约看“有点儿A”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方尼玛的普啊

评分

方尼玛的普啊

评分

方尼玛的普啊

评分

方尼玛的普啊

评分

方尼玛的普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