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動物學-第4版

普通動物學-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高等教育齣版社
作者:劉淩雲
出品人:
頁數:577
译者:
出版時間:2009-8
價格:49.9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4026713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動物學
  • 生物
  • 生物學
  • 科學
  • 教材
  • Zoology
  • 生物競賽
  • 科普
  • 普通動物學
  • 第4版
  • 動物學
  • 生物學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科普
  • 分類
  • 科學
  • 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普通動物學(第4版)》是北京師範大學劉淩雲教授和鄭光美院士主編的《普通動物學》(第3版)的修訂版,是“高等教育百門精品教材”研究項目的成果之一,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普通動物學(第4版)》的編寫力求能反映本學科的基礎理論、新技術、新成就,並適用於教師教學和學生自學,具有中國特色,第4版突齣體現以下3個特色:

1.以動物演化為綫索,突齣進化曆史中發生重大質變的事件(例如細胞、體製、胚層、體腔、體節、脊索、脊椎、凹忮、體溫等)及其與動物組織、器官、係統齣現或復雜化的相關性,使學生能結閤動物進化發展的內在聯係來掌握動物類群的主要特徵及其發生、發展的主要規律

書中對各類群及其代錶動物的選取,以演化上、經濟上和科學研究上有重要意義的為重點,並以我國動物為首選代錶

全書著重加強基礎同時根據動物學發展的現狀,適當拓寬口徑,增加瞭非重點的及新發現的小門類,供學有餘力、有興趣、有需要的讀者參考

2.進一步精練教學內容,突齣重點注意加強結構與功能、理論與實際的結閤在每章之後有思考題,便於教與學

3.全書注意介紹現代動物科學知識和動物學宏觀與微觀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如進化理論、行為學、動物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等,以及聯係、反映發育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有關的新知識書中提齣不少尚未解決、有待研究的問題,這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刨新意識

《普通動物學(第4版)》可供綜閤大學、師範院校、農林院校、醫學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相關科研工作人員參考。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生物的分界及動物在其中的地位
1.2 動物學及其分科
1.3 研究動物學的目的意義
1.4 動物學發展簡史
1.4.1 西方動物學的發展
1.4.2 我國動物學的發展
1.5 動物學的研究方法
1.5.1 描述法
1.5.2 比較法
1.5.3 實驗法
1.6 動物分類的知識
1.6.1 分類依據
1.6.2 分類等級
1.6.3 物種的概念
1.6.4 動物的命名
1.6.5 動物的分門
思考題
第2章 動物體的基本結構與機能
2.1 細胞
2.1.1 細胞的一般特徵
2.1.2 細胞的化學組成
2.1.3 細胞的結構
2.1.4 細胞周期
2.1.5 細胞分裂
2.2 組織和器官係統的基本概念
2.2.1 組織
2.2.2 器官和係統
思考題
第3章 原生動物門(PhylumProtozoa)
3.1 原生動物門的主要特徵
3.2 鞭毛綱(Mastigophora)
3.2.1 代錶動物——眼蟲(Euglena)
3.2.2 鞭毛綱的主要特徵
3.2.3 鞭毛綱的重要類群
3.3 肉足綱(Sareoclina)
3.3.1 代錶動物——大變形蟲(Amoeba proteus)
3.3.2 肉足綱的主要特徵
3.3.3 肉足綱的重要類群
3.4 孢子綱(Sporozoa)
3.4.1 代錶動物——間日瘧原蟲(Parasrnodiumvivax)
3.4.2 孢子綱的主要特徵
3.4.3 孢子綱的重要類群
3.5 縴毛綱(Ciliata)
3.5.1 代錶動物——草履蟲(Paramecium caudatum)
3.5.2 縴毛綱的主要特徵
3.5.3 縴毛綱的常見種類
3.6 原生動物與人類
3.7 原生動物的起源和演化
思考題
第4章 多細胞動物的起源
4.1 從單細胞到多細胞
4.2 多細胞動物起源於單細胞動物的證據
4.2.1 古生物學方麵
4.2.2 形態學方麵
4.2.3 胚胎學方麵
4.3 胚胎發育的重要階段
4.3.1 受精與受精卵
4.3.2 卵裂
4.3.3 囊胚的形成
4.3.4 原腸胚的形成
4.3.5 中胚層及體腔的形成
4.3.6 胚層的分化
4.4 生物發生律
4.5 關於多細胞動物起源的學說
4.5.1 群體學說
4.5.2 閤胞體學說
思考題
第5章 多孔動物門(PhylumPorffera)(海綿動物門PhylumSpongia)
5.1 多孔動物的形態結構與機能
5.1.1 體型多數不對稱
5.1.2 沒有器官係統和明確的組織
5.1.3 具有水溝係
5.2 多孔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5.2.1 無性生殖
5.2.2 有性生殖
5.2.3 再生和體細胞胚胎發生
5.3 多孔動物門的分類及演化地位
5.4 多孔動物與人類
附門:
扁盤動物門(PhylumPlacozoa)
思考題
第6章 腔腸動物門(PhylumCoelenlerata)
(刺胞動物門PhylumCnidaria)
6.1 腔腸動物門的主要特徵
6.1.1 輻射對稱
6.1.2 兩胚層、原始消化腔
6.1.3 組織分化
6.1.4 肌肉結構
6.1.5 原始神經係統——神經網
6.2 腔腸動物門代錶動物——水螅(Hydra)
6.2.1 形態結構與機能
6.2.2 生殖與再生
6.3 腔腸動物門的分綱
6.3.1 水螅綱(Hydrozoa)
6.3.2 鉢水母綱(Scyphozoa)
6.3.3 珊瑚綱(Anthozoa)
6.4 腔腸動物的起源和演化
附門:
櫛水母動物門(PhylumCtenophora)
思考題
第7章 扁形動物門(PhylumPlatyhelmintheS)
7.1 扁形動物門的主要特徵
7.1.1 兩側對稱
7.1.2 中胚層的形成
7.1.3 體壁
7.1.4 消化係統
7.1.5 排泄係統
7.1.6 神經係統
7.1.7 生殖係統
7.2 渦蟲綱(Turbellaria)
7.2.1 代錶動物——三角渦蟲(Dugesiajaponica)
7.2.2 渦蟲綱的主要特徵
7.2.3 渦蟲綱的分類
7.3 吸蟲綱(T'rematoda)
7.3.1 代錶動物——華枝睾吸蟲(Clonorchissinensis)
7.3.2 吸蟲綱的主要特徵
7.3.3 吸蟲綱的分類
7.4 縧蟲綱(Cestoidea)
7.4.1 代錶動物——豬帶縧蟲(Taeniasolium)
7.4.2 縧蟲綱的主要特徵
7.4.3 縧蟲綱的分類
7.5 寄生蟲和寄主的相互關係及防治原則
7.5.1 寄生蟲對寄主的危害
7.5.2 寄主對寄生蟲感染的免疫性
7.5.3 寄生蟲更換寄主的生物學意義
7.5.4 防治原則
7.6 扁形動物的起源和演化
附門:
1.紐形動物門(PhylumNemertea)
2.顎口動物門(PhylumGnathostomulida)
3.微顎動物門(PhylumMicrognathozoa)
4.黏體門(PhylumMyxozoa)
思考題
第8章 假體腔動物(Pseudocoelomate)
8.1 假體腔動物的共同特徵
8.1.1 假體腔
8.1.2 消化管
8.1.3 其他的特徵
8.1.4 假體腔動物是異質性很強的一大類群
8.2 綫蟲動物門(PhylumNematoda)
8.2.1 代錶動物l——人蛔蟲(Ascarislumbricoides)
8.2.2 代錶動物2——秀麗綫蟲(Caenorhabditiselegans)
8.2.3 綫蟲動物門的主要特徵
8.2.4 綫蟲動物門的分類
8.3 輪蟲動物門(PhylumRotifem)
8.3.1 形態結構與機能
8.3.2 生殖與發育
8.3.3 隱生
8.4 假體腔動物的起源和演化
附門:
1.腹毛動物門(PhylumGastrotricha)
2.綫形動物門(PhylumNematomorpha)
3.棘頭動物門(PhylumAcanthocephala)
4.動吻動物門(PhylumKinorhyncha)
5.兜甲動物門(PhylumLoricifera)
6.曳鰓動物門(PhylumPriapulida)
7.內肛動物門(PhylumEntoprocta=Kamptozoa)
8.圓環動物門(PhylumCycliophora)
思考題
第9章 環節動物門(PhylumAnnelida)
9.1 環節動物門的主要特徵
9.1.1 體分節
9.1.2 真體腔
9.1.3 疣足和剛毛
9.1.4 循環係統
9.1.5 排泄係統
9.1.6 神經係統
9.1.7 生殖與發育
9.2 多毛綱(Polychaeta)
9.2.1 代錶動物——沙蠶(Nereis)
9.2.2 多毛綱的主要特徵
9.2.3 多毛綱的分類
9.3 寡毛綱(Oligocllaeta)
9.3.1 代錶動物——環毛蚓(Pheretima)
9.3.2 寡毛綱的主要特徵
9.3.3 寡毛綱的分類
9.4 蛭綱(Hirudinea)
9.4.1 形態結構與機能
9.4.2 蛭綱的分類
9.5 環節動物與人類
9.6 環節動物的起源和演化
附門:
1.蜢蟲動物門(PhylumEchiura)
2.星蟲動物門(PhylureSipuncula)
3.須腕動物門(PhylumPogonophora)
思考題
第10章 軟體動物門(PhylumMollusca)
10.1 軟體動物門的主要特徵
10.1.1 身體分區
10.1.2 消化係統
10.1.3 體腔和循環係統
10.1.4 呼吸器官
10.1.5 排泄係統
10.1.6 神經和感官
10.1.7 生殖和發育
10.2 無闆綱(Aplacophora)
10.3 單闆綱(Monoplacophora)
10.4 多闆綱(P0lyplacophora)
10.5 腹足綱(Gastropoaa)
10.5.1 代錶動物——中國圓田螺(Cupangopaludinachinensis)
10.5.2 腹足綱的主要特徵
10.5.3 腹足類體製不對稱的起源和演化
10.5.4 腹足綱的分類
10.6 掘足綱(Scaplaopoda)
10.7 雙殼綱(Bivalvia)
10.7.1 代錶動物——無齒蚌(Anodonta)
10.7.2 雙殼綱的主要特徵
10.7.3 雙殼綱的分類
10.8 頭足綱(Cephalopoda)
10.8.1 代錶動物——烏賊(Sepia)
10.8.2 頭足綱的主要特徵
10.8.3 頭足綱的分類
10.9 軟體動物與人類
10.10 軟體動物的起源和演化
思考題
第11章 節肢動物門(PhylumArthropoda)
11.1 節肢動物門的主要特徵
11.1.1 身體異律分節
11.1.2 幾丁質外骨骼
11.1.3 附肢分節
11.1.4 肌肉係統的特點
11.1.5 體腔與循環係統
11.1.6 呼吸係統
11.1.7 排泄係統
11.1.8 神經係統
11.2 節肢動物種類繁多的原因
11.3 三葉蟲亞門(SubphylHE Trilobitomorpha)
11.4 甲殼亞門(subphylumcrustacea)
11.4.1 代錶動物——對蝦(Penaeusorientalis)
11.4.2 甲殼亞門的主要特徵
11.4.3 甲殼亞門的重要類群
11.5 螯肢亞門(SubphylonChelicerata)
11.5.1 肢口綱(Merostomata)
11.5.2 蛛形綱(Arachnida)
11.6 多足亞門(SubphylumMyriapooa)
11.6.1 多足亞門的主要特徵
11.6.2 多足亞門的重要類群
11.7 六足亞門(SubphylamHexapoda)
11.7.1 昆蟲綱代錶動物——東亞飛蝗(Locusta migratoriamanilensis)
11.7.2 六足亞門的主要特徵
11.7.3 昆蟲的行為
11.7.4 六足動物的主要類群
11.8 節肢動物與人類
11.9 節肢動物的起源和演化
附門:
1.有爪動物門(PhylumOnychophora)
2.緩步動物門(PhylumTardigrada)
思考題
第12章 觸手冠動物(Lophophorates)
12.1 觸手冠動物的共同特徵
12.2 苔蘚動物門(PhylumBryozoa=外肛動物門PhylumEctoprocta)
12.2.1 個體的形態結構與機能
12.2.2 生殖和發育
12.2.3 苔蘚動物門的分類
12.3 腕足動物門(PhylumBrachiopooa)
12.3.1 形態結構和機能
12.3.2 生殖和發育
12.3.3 腕足動物門的分類
12.4 帚蟲動物門(PhylumPhoronida)
12.4.1 形態結構與機能
12.4.2 生殖和發育
12.5 觸手冠動物的起源和演化
思考題
第13章 棘皮動物門(Phylum Echinodermatal)
13.1 棘皮動物門的主要特徵
13.1.1 輻射對稱
13.1.2 體腔和水管係統
13.1.3 血係統和圍血係統
13.1.4 骨骼
13.1.5 神經係統
13.1.6 生殖和發育
13.2 代錶動物——海盤車(Asterias)
13.2.1 外部形態
13.2.2 結構與機能
13.3 棘皮動物的分類
13.3.1 有柄亞門(Pelmatozoa)
13.3.2 遊移亞門(Eleutherzoa)
13.4 棘皮動物與人類
13.5 棘皮動物的起源和演化
……
第14章 半索動物門
第15章 脊索動物門
第16章 圓口綱
第17章 魚綱
第18章 兩棲綱
第19章 爬行綱
第20章 鳥綱
第21章 哺乳綱
第22章 動物進化基本原理
第23章 動物地理
第24章 動物生態
參考文獻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写得非常好,体现在两方面:其一,结构合理;其二,内容丰富,详略得当,要点清晰。 这本书是按照进化生物学来编排结构的。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的顺序,将动物界的各个门类进行编辑教学,突出不同门类的动物在进化上的不同,使学生易于...  

評分

因为没有学过,但是又感兴趣,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买了这本书,没想到竟然能够粗略地翻阅一遍,虽然记住得非常少,但确实让自己有一些收获。以前,对这种书是一翻开就打瞌睡的那种,许是自己的兴趣变了,也是很有意思的。 我想,这本书,于我,只是开始,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是幸...

評分

这本书写得非常好,体现在两方面:其一,结构合理;其二,内容丰富,详略得当,要点清晰。 这本书是按照进化生物学来编排结构的。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的顺序,将动物界的各个门类进行编辑教学,突出不同门类的动物在进化上的不同,使学生易于...  

評分

因为没有学过,但是又感兴趣,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买了这本书,没想到竟然能够粗略地翻阅一遍,虽然记住得非常少,但确实让自己有一些收获。以前,对这种书是一翻开就打瞌睡的那种,许是自己的兴趣变了,也是很有意思的。 我想,这本书,于我,只是开始,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是幸...

評分

大学期间最厚重的单本教材, 很专业的一本大块头, 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就是在本书中学到的, 一学期下来, 脑袋瓜儿也厚重了不少。 非专业人士也可权当科普读物翻一翻, 正所谓开卷有益嘛。 课程由曹伏君副教...  

用戶評價

评分

錯漏太多

评分

我問李博,想瞭解魚讀什麼?他說,你先讀普通動物學吧。教科書寫得蠻好。

评分

大一背死我瞭。。。 曾經一門心思想讀神經科學,奈何學校沒有太好條件(雖然是有的,發現的有點遲瞭),把裏麵神經係統的係統發生特意好好整理瞭一下。實驗課還特意剖過龍蝦腦、兔腦。。。

评分

動物學經典教材,長盛不衰

评分

我問李博,想瞭解魚讀什麼?他說,你先讀普通動物學吧。教科書寫得蠻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