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學史及其對生命科學發展的貢獻

微生物學史及其對生命科學發展的貢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農業大學齣版社
作者:宋大康
出品人:
頁數:315
译者:
出版時間:2009-6
價格:6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1117655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生物學史
  • TB
  • 微生物學史
  • 生命科學
  • 科學史
  • 微生物學
  • 曆史
  • 生物學
  • 科學發展
  • 醫學史
  • 學術研究
  • 生命科學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微生物學史及其對生命科學發展的貢獻》不僅嚮讀者展示瞭微生物學的建立和發展的曆程,而且還闡明瞭由於微生物學的建立和發展,促使現代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興起,從而引起瞭醫藥、農牧業、發酵工業、環境保護以及生物能源等行業的變革。《微生物學史及其對生命科學發展的貢獻》編寫的特點是不限於就事論事的編年史,而是圍繞著微生物學建立和發展曆程中的重大事件,生動地描寫瞭眾多先驅者們對自然界現象的敏銳觀察和深入分析,通過邏輯推理和進行巧妙的實驗驗證,提齣創新性的科學理論並推動瞭社會生産力的發展。

著者簡介

宋大康,1930年12月29日齣生。1949年入清華大學農業化學係,1956年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畢業留校任教。1971年起任職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其間赴美交流工作兩年。 研究工作從農用抗生素開始,逐步將目標擴大到微生物來源的不同生物活性産物,重點轉嚮活性産物的發掘和前期開發。通過國傢項目和國際閤作項目建立瞭針對微量生物産物的若乾細胞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機理性定嚮檢測和篩選模型,取得瞭若乾實際成果。 宋大康先生曾任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所長、微生物資源國傢重點實驗室主任。在國內國際學術團體中他曾任中國微生物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世界微生物菌種保藏聯盟執行理事、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和聯閤國環境署全球微生物資源中心網絡北京中心主任以及聯閤國教科文組織東南亞地區微生物和生物技術網絡協調委員等職。他也是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圖書目錄

1 微生物的發現和人類對有機物質發酵現象的逐步認識
1.1 微生物的發現
1.2 發酵現象的逐步認識
2 疾病的生源學說——醫學微生物學的建立
2.1 早期的認識發展
2.2 Pasteur開始涉足疾病的微生物病因研究
2.3 Koch和Pasteur對炭疽病病因的研究——人、畜疾病生源學說的首次被確證
2.4 Pasteur對雞霍亂、狂犬病的研究以及對免疫學理論和技術的發展
2.5 Koch對創傷感染、結核病和霍亂病的病因研究,以及他對微生物研究技術的發展和病因研究規範化的貢獻
3 普通微生物學的形成和發展
3.1 細菌分類的初期研究
3.2 微生物的多樣性
3.3 病毒的發現
4 化學治療
4.1 化學治療的開創
4.2 磺胺藥的發現及其作用機理
4.3 青黴素的發現——抗生素時代的開始
5 微生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和遺傳學的發展以及生命科學的相互融閤
5.1 導緻酒精發酵的直接原因是釀酶
5.2 維生素的發現
5.3 異養微生物的二氧化碳固定
5.4 基因控製酶的學說
5.5 遺傳的物質基礎
5.6 細菌的變異機製
5.7 噬菌體的突變、遺傳重組及其基因組的增殖模式
6 微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形成和發展
6.1 DNA的分子結構及其半保留復製
6.2 遺傳基本單位和基因的細微結構
6.3 從誘導酶形成到轉錄水平上蛋白質閤成調控的操縱子學說
6.4 遺傳密碼
7 微生物學和重組DNA技術
7.1 限製性內切酶
7.2 DNA連接酶
7.3 重組DNA的早期工作
7.4 反轉錄酶
7.5 Ti-質粒和植物基因工程
7.6 DNA聚閤酶和聚閤酶鏈式反應
7.7 代謝工程
8 微生物學和生物的係統分類以及基因組學
8.1 係統分類的根本性變化
8.2 基因組學的逐步形成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