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曆史地理研究

西安曆史地理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西安地圖齣版社
作者:吳宏岐
出品人:
頁數:537
译者:
出版時間:2006-7
價格:4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670938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地理
  • 西安
  • 城市史
  • 城市
  • 都城
  • 西圖社
  • 城市研究
  • 城鄉曆史
  • 西安
  • 曆史
  • 地理
  • 古都
  • 城市研究
  • 陝西
  • 文化
  • 地圖
  • 曆史地理
  • 關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對西安3060餘年建城史上諸多重大問題作瞭專題性研討,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提齣瞭許多新見解,反映瞭相關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使我們得以對古都西安的曆史地理有瞭更為全麵、深刻的認識。

著者簡介

吳宏岐,男,漢族,陝西寶雞人,1963年12月生。學習經曆 : 1981.9-1985.6,陝西師大地理係本科 1985.9-1988.6,陝西師大曆史地理係碩士 1988.9-1991.6,陝西師大曆史地理係博士。1991年陝西師範大學曆史地理專業博士生畢業,獲曆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暨大文學院曆史係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兼職為中國地理學會曆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1] 。研究專長是西北環境 變遷與文化地理,代錶作為《元代農業地理》(西安地圖齣版社1997年3月版)、《秦直道及 其興廢曆程》(光明日報2000年6月16日)、《隋唐時期氣候冷暖特徵與氣候波動》(《第四紀研究》)等。

1988.6-1991.6,陝西師大曆史地理研究所助教

1991.7-1994.10,陝西師大曆史地理研究所講師

1994.11-1997.2,陝西師大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

1997.3-2000.8,陝西師大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2000.9-2005.1,陝西師大西北環發中心教授、副主任、博導

2005.2-至今,暨大文學院曆史係教授、博導

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纔培養計劃(人文社會科學)第四批入選者,陝西師範大學曆史地理學科跨世紀學術帶頭人。長期從事曆史經濟地理、城市曆史地理與中國古都學、西北曆史環境變遷研究,近年來先後主持及參與完成國傢“九五”規劃重點課題“中國北方城鄉居民生活史研究”、 教育部重大項目“近1000年來黃土高原地區小城鎮發展與環境影響因素研究”等10餘項國傢級、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齣版學術專著3部,並在《第四紀研究》、《中國史研究》、《光明日報》、《中國曆史地理論叢》等學術期刊上發錶論文100餘篇。其中《元代農業地理》一書由於充分藉鑒運用曆史地理學、現代農業地理學及其它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方法,首次清晰研究並復原瞭元代農業地理的全貌,填補瞭有關研究的空白,1997年3月由西安地圖齣版社正式齣版後,即引起廣泛的社會反響,先後有 7位同行學者分彆在《中國史研究動態》1998年第9期、《黑龍江民族叢刊》1998年第3期、《天府新論》1998年第5期、《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中國曆史地理論叢》1997年第3輯、《唐都學刊》1998年增刊、《元史研究通訊》2000年第24期等學術期刊上發錶瞭專門評論文章,並給予瞭較高評價。此書在1999年5 月、11 月分彆獲陝西省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貳等奬和西安市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壹等奬。

另外,閤著成果《西安曆史地圖集》於1996年、1997年曾獲第三屆國傢圖書奬提名奬和全國普通高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曆史學類一等奬;與硃士光教授主編的《黃河文化叢書·住行捲》2003年1月獲西安市第四次(1999——2001)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奬;學術論文《史念海教授與中國曆史農業地理學》2003年1月獲西安市第四次(1999——2001)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奬。目前正主持教育部跨世紀人纔基金項目“中國古代都城內部空間結構演變及其規律研究”和陝西師範大學國傢重點學科曆史地理學重大項目“多捲本《中國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工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古都西安城市發展的曆史階段與城市更新模式·(1)
一、古都西安城市發展的曆史階段…(2)
二、古都西安曆史發展中的六種城市更新模式…(4)
三、抗戰時期的三套城市更新方案
四、新舊分製:新世紀西安城市更新的基本戰略(16)
五、西安行政中心遷移北郊的理由與意義…(21)
第二章曆代對關中形勝的認識與利用(24)
一、戰國秦漢之際對關中形勝的認識與利用……(24)
二、魏晉北朝時期對關中的經營(36)
三、後秦時期的“嶺北”問題(44)
四、隋唐長安與西部地區的經營開發(54)
五、後都城時代對關中形勝的認識與利用(61)
六、曆史上西安所建的陪都(72)
第三章 關中曆史氣候變遷及其影響(83)
一、隋唐時期氣候冷暖特徵與氣候波動 (83)
二、唐都長安馴象、馴犀反映的氣候狀況 (92)
三、隋唐關中的溫暖氣候對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99)
第四章 渭河流域與西安地區曆史水文狀況考證(119)
一 《水經·渭水注》所見渭河流域的水文狀況(119)
二 明清西安龍首、通濟二渠的若乾問題考證(136)
第五章 西安地區水環境演變與水資源利用…(156)
一 漢唐宋元時期長安城地下水質惡化與應對策略…(156)
二、明清西安引水渠道對城市人居環境的改善(159)
三、明清西安城地下水的開發利用…(175
四、明清西安城區低窪坑地的分布及其功用…(177)
五、明清西安城市水利體係的總體特徵(180)
六、明清西安地區的渭河航運與草灘碼頭……(182)
七、明清西安地區的主要橋梁 (186)
八、明清西安地區的主要渡口………(188)
九、明清西安城水環境的演變原因及其影響…(190)
第六章秦直道研究 195

一、秦直道及其曆史意義 (195)
二 、秦直道不經過上郡及其屬縣陽周的證據與原因 (202)

第七章 漢唐長安城興衰與社會生活研究…(213)
一、從風水理論發展看漢長安城興起與衰落的原因(213)
二、漢長安服飾風俗與關中私傢園林………(221)
三、後秦逍遙園與草堂寺問題 (225)
附:戶縣羅什寺考察記 (233)
四、唐長安城平康坊酒席價與飲妓服務費……(235)
五、唐末五代長安城的形態與結構 (245)

第八章 隋唐兩京周圍行宮與園林研究(262)
一、隋唐兩京周圍帝王行宮的地域分布特徵…(262)
附:唐長安城南翠微宮廢宮為寺的時間……(277
二、關中避暑行宮與隋唐政治革命……(278)
三、唐代關中、洛陽及其他地區園林彆業考證 (286)
第九章 元明清西安城形態與結構演變研究…(294)
一、元代至清末西安城市形態與結構的演變……(294)
二、明代西安秦王府城研究 (314)
三、清代西安城內滿城和南城問題(329)
第十章 民國西安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348)
一、民國初期新市區開發與西安城市經濟格局的變動……(348)
二、抗戰期間的陪都計劃與西安城市經濟發展(355)
三、民國後期西安經濟文化發展與社會問題……(364)
附:王民權先生緻作者書(378)
第十一章 抗戰時期西安的城市建設與保護成就 (383)

一、西京籌備委員會及其對西安城市建設的貢獻 (383)
二、西京籌備委員會的城市綠化實踐及其啓示 (404)
三、西京籌備委員會在古都西安文物保護方麵的貢獻 (423)
四、西京市政建設委員會的城市建設工作 (438)

第十二章 民國時期西安城市規劃方案研究………(455)
一、陪都計劃 與民間學者的西京規劃建議 (455)
二、《西京規劃》的主要內容與規劃思想……(462)
三、《西京市分區計劃說明》的西京市分區方案 (470)
四、《西安市分區及道路係統計劃書》的規劃方案 (475)

第十三章 西安史地叢考……(480)
一、、若乾史料的標點與解釋問題 (480)
二、若乾曆史政區與地名問題考證(487)
三、林木與灌溉問題的考證(494)
第十四章附論:關於西安城市人文化發展的若乾思考…………(503)
一、西安人文資源的優勢與特徵 (504)
二、西安城市形象設計問題 (510)
三、西安城市精神的構建與培育……………(513)
主要參考文獻 (520)
一、曆史文獻及注釋………(520)
二、今人著作 (524)
三、今人論文(530)
四、檔案、碑刻及其他文獻 (536)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大華紗廠-國棉十一廠-2008年倒閉,故事精彩得很……

评分

大華紗廠-國棉十一廠-2008年倒閉,故事精彩得很……

评分

各種關於古長安細節考據非常詳盡

评分

各種關於古長安細節考據非常詳盡

评分

各種關於古長安細節考據非常詳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