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明,1957年生,山西屯留縣人。曆史學博士。現為南開大學曆史學院暨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社會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義和團研究會副理事長、天津史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等。主要從事中國近代社會史教學與研究.近年來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近代鄉村史。在《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國史研究》、《世界曆史》權威雜誌上發錶論文近百篇,齣版學術著作多部。代錶性著作有:《中國近代社會文化史論》(人民齣版社2000年),《近代“新學”一傳統中國學術文化的嬗變與重構》(商務印書館2005年再版),《近代紳士一一個封建階層的曆史命運》(天津人民齣版社1997年),《中國近代社會文化史續論》(南開大學齣版社科2005年)等。研究成果多次獲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奬。
《變動時代的鄉紳:鄉紳與鄉村社會結構變遷(1901-1945)》對於民國以來的鄉製變革作瞭較係統的考察。由工業化浪潮引發的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導緻20世紀中國鄉村社會發生急劇的變動:一方麵,是原始村落正在成片地急劇消失被現代化建築所取代;另一方麵,是傳統鄉村的生活模式、社會結構、鄉村文化和信仰體係等也發生瞭結構性變動。鄉村社會是整個中國社會的基礎,華夏文明主要是建立在鄉村社會基礎上的文明。20世紀中國曆史發展的兩次最重大轉摺:即世紀之初革命道路的選擇和世紀末改革道路的選擇,都是從農村開始的。這意味著對於中國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依賴於對鄉村社會認識的深度,同時也意味著中國鄉村社會的變遷,在整個20世紀中國近現代發展曆史中的特殊地位與價值。“鄉紳與鄉村社會結構變遷(1901~1945)”論題無疑構成其重要的研究方麵。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隻有一半的章節是作者寫的,那麼名字背後還得加上一個“等”字。
评分隻有一半的章節是作者寫的,那麼名字背後還得加上一個“等”字。
评分前段看過他的學生渠桂萍的書,完全食西不化,但這本非常贊,是對費孝通士紳理論絕好的擴展和補充,非常詳實,也非常流暢,看完這本決定把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那本由四星改成三星瞭。背景是清末新政和廢除科舉,保甲代替自治,士紳與軍閥、鄉村包稅人三位一體,為權紳,進而為劣紳,尾音是中共土改,對劣紳的革除。材料翔實,有理論有調查,行文流暢,值得推薦。
评分因中國紳士讀後,連到這本,略讀,各種文章集子。 要有自己知識樹呀,首重枝乾,這個太末梢瞭
评分實為大佬與其眾學生閤著。七區域個案側重山西,兼及冀閩兩湖,更有學製鄉製更易前後整體勾勒,縱橫刻畫紳權與村治變化。資料翔實,分析細密,屢見重復。反對專注村落個案而忽略宏觀脈絡,反對搬用地方精英等西化概念,但又較多搬用社會學、政治學的製度變遷、結構、資本等概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