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望故乡!”这是英国诗人弥尔顿的一句诗,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借用它作为书名,写了一本关于故乡、关于成长的书:《天使望故乡》。小说中,尤金对家庭的冷漠、无情和家乡的偏狭、闭塞深恶痛绝,心中不时泛起“逃出”这种环境的冲动。而小说最后他选择了离开家庭,继续去哈佛深造,渴望去体验一种新的人生。就这样,很多时候,故乡真的只能遥望。而每一位对它充满眷恋的人,都拥有一颗天使一样念旧而纯真的心。
托马斯·沃尔夫(Thomas Wolfe, 1900—1938),二十世纪美国文学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是第一位超越地区而广受好评的美国作家。1900年他生于北卡罗莱纳州阿什维尔,毕业于北卡罗莱纳州大学,在哈佛大学获得剧本写作硕士学位,后在纽约大学任教。沃尔夫创作于大萧条时期的作品描述了美国文化的变化和多样。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分别是《天使望故乡》、《时间与河流》、《网与石》和《你不能再回家》,并以这些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上获得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刘易斯、福克纳和海明威差不多同等的地位。沃尔夫的作品感情奔放,文字流畅,气势磅礴;作者的主观感受强烈,以暗示和象征的手法有力地感染读者。1938年沃尔夫去世后,威廉·福克纳将他列为他们那一代最出色的作家,而自己则甘拜其下风。“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也将沃尔夫视为自己的文学偶像。
似乎很久没有阅读这么长的纯文学著作了,以至于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才把这本《天使望故乡》看完。读的过程中我就下定决心要为这本书写一点什么,于是刚一读完,我就迫不及待的坐在电脑前码字了。 《天使望故乡》是我这一年来读过的最好的长篇小说了。虽说这一年我看了《魔...
评分他很有勇气,他写起来好像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似的。 “-----人人都在等待那个必然时刻的到来,荣耀之路最后只会通向墓地。” “-----快活、快活、快活、快活,人生只是梦一场。” 《天使,望故乡》是目前为止我看到过的写的最好的小说了。它如一个巨大的容器,包含了各种文...
评分托马斯•沃尔夫29岁发表了《天使,望故乡》,宛如“骤然间光芒四射的一场爆发”,震惊了整个西方文坛。而我19岁的时候,在大学里,一灯如豆,读到这部典型的成长小说,读得我呆若木鸡还一阵阵颤栗,心悦诚服地奉他为超级天才。现在想来,每个人迷惘困顿的青春岁月都有自...
评分算了算是读了二十天,二十天中辗转三个城市,单调的风景,蒙灰的心情。 头顶上始终是有一只天使在盘旋的吧,在本头上,在尤金头上。沃尔夫终于回到了他热衷的回忆的世界里,他喜欢一个词,没有了门,过去的大门,走向残酷的春天的大门。 想起自己默默从图书馆的小说集里把他的...
评分前几天,俺贴出关于《天使,望故乡》的评论不久,收到一封豆邮:“我是山寨网格本《天使,望故乡》的编辑……”。俺当时的感觉就像在大街上正猥琐的冲着某个人的背影指指点点之时,他突然转过身来说“你好”。 现在,这本硕大的网格本正躺在我的桌子上。对,硕大,没错...
大部头的抒情巨作,而且直接抒情的简直了,到处都快要溢出来了,那种爱与恨交织的抒情,几乎无处不在。这一家人,从老到小,每一个都那么极致那么疯癫,张口就骂,但是心中又掩盖不了的爱,可是还是想逃离,又逃离不开。故乡这个鬼玩意儿,真是又可爱又害人。看了好久的感觉,一周多才看完,大哥死的那里写得又狠又直接,直白到干脆可以直接读出来,不用靠任何的想象力。到了二十岁的那种迷茫,真是令人不担心的迷茫,未来没那么差,哪怕是未知数。最后感觉充满了希望。
评分看到了很多影子,觉得比福克纳那种风格更让我喜欢
评分成长这个大命题,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模式和典范,不变的是内在的惘然困顿挣扎表里不一,某些时刻的顿悟和遥远天端的启明星遥相呼应,自责和自省从来不发一语。托马斯的手笔有种即兴挥就的洋洋洒洒,每一个细小部件都有棱角,琐碎但有生命,所谓有生命就是它们会随着时间变化,向外突或往里凹,有跃跃欲试的挣扎,但灵魂不会易形,要么是永远点不着火的湿木头,要么是蒙了灰尘的金,终将闪光。我们来尘世走一遭,留下渺小的回忆和贯穿始终的一口气。
评分这就是尽头了吗?是不是我已经把生活吞噬光了所以找不到它了?如果是这样,我就不再继续我的旅程了。
评分很久没看到这么天才的写法了 后悔自己没在第一次听说的时候就看了它 他把才华全倒进浴池它们全都溢出来灌满了整个房间然后滚烫的才华把房间变成了桑拿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