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沃尔夫(Thomas Clayton Wolfe, 1900—1938),20世纪美国文学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1900年生于北卡罗莱纳州阿什维尔,毕业于北卡罗莱纳州大学,在哈佛大学获得剧本写作硕士学位,后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创作于大萧条时期的作品描述了美国文化的变化和多样。1938年沃尔夫去世后,威廉·福克纳将他列为他们那一代最好的作家,而将自己列在了沃尔夫的后面。“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也将沃尔夫视为自己的文学偶像。
其代表作有四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天使,望故乡》(Look Homeward,Angel,1929)、《时间和河流》(Of Time and the River,1935)、《蛛网和岩石》(The Web and the Rock,1939)和《你再也不能回家乡了》(You can’t Go Home Again,1940)。
《天使,望故乡》是托马斯·沃尔夫的第一部力作,也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这部自传性很强的小说以尤金的成长为叙述主线,探讨了多个主题,比如孤独、死亡、时间等,还涉及了人对财产的贪婪、对过去和家庭的眷恋以及家庭矛盾等主题。沃尔夫在创作技巧方面颇有独到之处,他在作品中广泛运用了各种象征手法,能用语言准确地传达出人物的性格、身份、气质。人物对白听起来逼真、自然。富有感染力。他以抒情的笔触,将各种感觉交织在一起。以唤起读者的强烈感受。他的妙语隽言中。寄托着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小说中细腻地保持了现实的色泽、声息、气味。将深刻的哲理内涵巧妙地融入直觉感悟之中,这正是其作品的魅力之一。
刘易斯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说:“托马斯·沃尔夫是位三十岁或者不到三十岁的小伙子。他的长篇小说《天使,望故乡》。堪与我们文学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相媲美。是一部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巨著。”
再见《天使,望故乡》 转自090816 南方都市报 作者:彭伦 托马斯·沃尔夫是美国文坛的一个奇人。他身高1.98,他得把稿纸放在冰箱顶上,身子抵着冰箱才能写作。每写完一页就扔进木板箱。据说他的长篇小说《时间与河流》,就是由三条彪形大汉用手推车把满载稿纸的箱子送到他...
评分 评分似乎很久没有阅读这么长的纯文学著作了,以至于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才把这本《天使望故乡》看完。读的过程中我就下定决心要为这本书写一点什么,于是刚一读完,我就迫不及待的坐在电脑前码字了。 《天使望故乡》是我这一年来读过的最好的长篇小说了。虽说这一年我看了《魔...
评分译者序 1930年12月12日,美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在受奖辞中介绍当时的美国作家时写道,“还有一位叫托马斯·沃尔夫,我相信他还是个三十不到的小青年,他那唯一的一部小说《天使望故乡》堪与我们的最佳的文学产品相媲美,这一鸿篇巨制中充满了勃勃生机...
评分前几天,俺贴出关于《天使,望故乡》的评论不久,收到一封豆邮:“我是山寨网格本《天使,望故乡》的编辑……”。俺当时的感觉就像在大街上正猥琐的冲着某个人的背影指指点点之时,他突然转过身来说“你好”。 现在,这本硕大的网格本正躺在我的桌子上。对,硕大,没错...
2010-10-03@202,207
评分说实话,是不是我太冷感了,直到盖上了书,我还是未体会到尤金对家乡的想法和人生的思考。是我还太年轻了。不过可以看出的是,作者真的是一个天才。有才华。
评分说实话,是不是我太冷感了,直到盖上了书,我还是未体会到尤金对家乡的想法和人生的思考。是我还太年轻了。不过可以看出的是,作者真的是一个天才。有才华。
评分很值得一读,主人公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他们积极寻找人生的意义,逃离本来的生活,去外面更加广阔的世界,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伊丽莎和甘特的人物性格很突出,刻画的很仔细!
评分这是一本让人抑郁(也让人沉思)的书:人被无端地抛入这个世界,在人世间孤独地流浪,而后晃荡着经历浮浮沉沉,不知该何处何从。记忆中那块石头,那片落叶,那扇找不着的门,也许只是记忆欺骗了活着的肉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