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香港著名作家马家辉继《江湖有事》和《爱恋无声》之后的最新影评力作,评论所及均为当下热门的电影和电影人、文化人。从夺得奥斯卡大奖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生死朗读》到新近电影《南京!南京!》、《天水围的日与夜》、《赤壁》、《梅兰芳》、《叶问》等;从老伍迪、西恩•潘、黑泽明谈到王家卫、徐克、许鞍华、吴宇森、陈可辛、沈殿霞、李小龙、张爱玲等。作者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借影像起始,写尽人间情事。银幕上下戏里戏外的人生交织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妙画卷。
书中除了影评,更有一些时事评论文章把马家辉的学院派理论根底、传媒人的开阔视野与文人的笔墨功夫展露无遗。从钱钟书、柏杨、高信疆谈到塞林格、苏珊•桑塔格,从一段段关于个体生活的曲折轮廓与隐约纹路中,作者写出了所寄身的民族和国家共同经历的时代,以及时代背后所有的缱绻顾念与微言大义。
马家辉
传媒人、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学者、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嘉宾。
1963年出生于香港。
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毕业,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硕士,
威斯康星大学社会学博士。
现为香港《明报》世纪副刊创意策划,
为两岸三地多份报章杂志撰写评论及随笔。
2008年以“博雅之魅”获选《南方人物周刊》“年度中国魅力五十人物”之一。
马家辉博客“稿纸以外”:
http://makafai.blogspot.com
马家辉豆瓣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makafai/
知道马家辉。 是因为许鞍华《天水围日与夜》。 某日在看关于《天水围日与夜》的相关影评,也就读到了马家辉的文字,关于电影关于许鞍华,他的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诚挚的热爱,也是那份热爱让人印象深刻,于是,找来他的文字一读。 《明。暗》,一本很有分量的书,和其他...
评分庞克女朋友送给我马家辉的书《明 暗》,我们都很喜欢。 因为他谈电影,不单单是谈电影,也谈生活,掌故,回忆,世故,人情。 另外一个是我喜欢插图摄影,廖伟棠作品,一帧帧并不与文字环环相扣,那就沦为配图了, 最棒的契合是精神气质,是内在的主题,就像两个人舞着不同的舞...
评分一本书,如果能有一句话留下印象,那也算读的值了。《明暗》的引用,让张爱玲的一句话重现眼前,印下像痕。 张爱玲于《封锁》中的一句话被马家辉在《明暗》中引用:坐在电车中,看着人行道上行走的众人——翠远的眼睛看到了他们,他们就活了,只活那么一刹那。车往前当当的跑...
评分平实多棱的解读不同文化背景。电影。现象~~ 朴质而信手拈来的语言。 读文字带来的快感往往出自精准的表达和一针见血的刺痛点。 诱你深入哲而浅出!
评分非常喜欢这位“中坑”,评论他的作品多认为是小资的文字,其实又何须这样标签,他只是比较感性一点,这种感性又因为他是明报的副编辑而更加淋漓尽致而已。 《明。暗》是关于电影和书的一些评论,有其独到的看法,也有共鸣的地方。 今日读完《关于岁月的隐秘事》,发现几处...
很失望
评分说实在的,对于马生的文字和论题,我已经有点腻味了。但是,由于两地意识形态的差异,他的另一面我们又不便看到,所以只得无奈了。
评分就是不喜欢香港人写的东西~
评分然而生命进程谁也说不准,古之盲婚哑嫁可以幸福一世,今之千挑万选却常悲剧收场,婚姻之为物,冥冥中总有诡异,临急临忙下的决定不一定就是错的决定、坏的决定。
评分别忘了希腊人惯用十四种词来描述“爱”。每一种形式和每一段关系的爱,都是爱却又是不同的爱,此亦所以爱之复杂层次令人着迷令人上瘾,没有任何一种爱有资格垄断爱的定义。——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