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六十年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六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作者:廖洪乐
出品人:
页数:251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1
价格:19.8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950983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土地
  • 经济
  • 农业·农民·农村
  • 投资
  • 三农研究
  • 近现代
  • F3农业经济
  • D6中国政治
  •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
  • 六十年
  • 土地制度
  • 农村经济
  • 农业政策
  • 历史演变
  • 制度变迁
  • 中国农村
  • 土地所有权
  • 农村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六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引用了15个真实案例或根据真实案例构造的假想案例,其中有10个案例发生在作者湖南老家。案例1表明,营养不良或饥饿,会降低劳动者的劳动效率。案例2的分析显示,小规模农户单独修建农田基础设施的交易成本很高。这种高交易成本,最终会使小农修建农田基础设施的努力失败。案例3根据我父母多年的柑桔种植、采摘和储藏经验。解释了集体化时期依据工分评定劳动贡献的局限性;工分可以衡量劳动数量和劳动时间,却无法反映劳动质量。这个案例还证明,有积极性的劳动者,会不断积累劳动和生产经验,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案例5与案例6,分析了家庭承包经营后,农户与乡镇政府围绕农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所展开的博弈。案例7分析了承包期长短(即地权稳定性)对土地长期投入的可能影响。案例8与案例9,提供了2个农户互换承包地的例子。在这2个案例中,农户互换承包地不再局限于农业用途,也超出了本集体经济组织范围。这2个案例说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农户实际获得的土地处分权,多于法律正式赋予的权利。也就是说,在保护农民土地权利方面,法律未能及时跟进。案例10与案例11表明,家庭承包经营后,农户并没有完全抛弃集体,在许多方面仍需依靠集体采取统一行动。之所以选择湖南老家的故事作为案例,是因为我生在那里、长在那里,熟知那里的社会经济和人文环境,熟知案例所述事件的原因。其他5个案例为:案例4与案例12,分别介绍了浙江省绍兴县采取“反租倒包”实行规模经营和为农户提供土地流转服务的经验;案例13介绍了北京市宋庄“画家村”的宅基地买卖纠纷;案例14和案例15,分别介绍了广东省一些地方跨村民小组整合土地资源的做法,这2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

作者简介

廖洪乐,男,1967年生于湖南省隆回县。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公共管理。专著《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研究》(第一作者)荣获第二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专著奖;先后在《管理世界》、《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和《中国农村观察》等核心期刊独立发表论文8篇,合作发表论文4篇;独立完成并公开出版的论文和研究报告18篇。

目录信息

导论
第一节 农地制度与农业生产效率
一、制度影响生产效率.
二、农地制度影响农业生产效率
三、农地制度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方式
四、农业生产效率的一个分析框架、
第二节 地租理论、土地发展权理论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一、地租理论
二、土地发展权理论
三、新中国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第一章 1949~1955年的农地制度:土地改革与互助合作
第一节 旧中国的农地制度与农业生产效率
一、旧中国的农地占有与使用状况
二、封建高额地租是旧中国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第二节 1950~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
一、土地改革的具体做法
二、土地改革的政治意义与经济意义
三、土地改革的方式与效果
第三节 1950~1955年的农业生产互助合作
一、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对小农意义重大
二、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紧迫性
三、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三种形式
四、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发展
第四节 土地改革与互助合作,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第二章 1956~1978年的农地制度:集体所有、统一经营
第一节 农地集体化:集体所有、统一经营
一、1955~1957年底,土地由农民私有转为高级社集体所有
二、1958~1 978年,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
第三章 1979年以来的农地制度:家庭承包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
第四章 与家庭承包经营有关的若干问题
第五章 1950年以来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
第六章 1950年以来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
第七章 失地农民及其社会保障
第八章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六十年变革经验及走向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六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引用了15个真实案例或根据真实案例构造的假想案例,其中有10个案例发生在作者湖南老家。案例1表明,营养不良或饥饿,会降低劳动者的劳动效率。案例2的分析显示,小规模农户单独修建农田基础设施的交易成本很高。这种高交易成本,最终会使小农修建农田基础设施的努力失败。

评分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六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引用了15个真实案例或根据真实案例构造的假想案例,其中有10个案例发生在作者湖南老家。案例1表明,营养不良或饥饿,会降低劳动者的劳动效率。案例2的分析显示,小规模农户单独修建农田基础设施的交易成本很高。这种高交易成本,最终会使小农修建农田基础设施的努力失败。

评分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六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引用了15个真实案例或根据真实案例构造的假想案例,其中有10个案例发生在作者湖南老家。案例1表明,营养不良或饥饿,会降低劳动者的劳动效率。案例2的分析显示,小规模农户单独修建农田基础设施的交易成本很高。这种高交易成本,最终会使小农修建农田基础设施的努力失败。

评分

挺多经济分析部分的 了解农村土地制度的一些演进过程 背景及后果

评分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六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引用了15个真实案例或根据真实案例构造的假想案例,其中有10个案例发生在作者湖南老家。案例1表明,营养不良或饥饿,会降低劳动者的劳动效率。案例2的分析显示,小规模农户单独修建农田基础设施的交易成本很高。这种高交易成本,最终会使小农修建农田基础设施的努力失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