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文化的現代建構

民族村寨文化的現代建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雲南大學齣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肖青
出品人:
頁數:381
译者:
出版時間:2009-2
價格:59.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81112553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彝族
  • 人類學
  • 民族文化
  • 村寨文化
  • 文化建構
  • 現代性
  • 中國民族學
  • 文化遺産
  • 鄉村研究
  • 社會轉型
  • 文化認同
  • 民俗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民族村寨文化的現代建構:一個彝族村寨的個案研究》以“大社會”的宏觀曆史發展為主綫,以“小地方”的“社區史”為敘述框架,在“國傢一社會”關係視野中具體展現湖村的撒尼文化建構曆程。其中,除瞭重點關注湖村的民間信仰及其象徵儀式的形成、發展、建構以外,《民族村寨文化的現代建構:一個彝族村寨的個案研究》還將根據湖村在不同曆史時期的村寨文化建構特點,有選擇地對其口頭敘事、人生儀禮、民間藝術等進行相應的梳理和分析,探究其在特定村寨場域中的結構性功能,以及各種力量在其建構過程中的實際影響及作用,力圖全麵、真實地反映齣湖村的“作為符號的民族文化事象”和“作為過程的民族文化生活”的現代建構。

著者簡介

肖青

1977年8月生,湖南湘潭人。2007年畢業於雲南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藝術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現為雲南師範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齣
第二節 村落社會研究的曆史考察
一、村落社區研究綜述
二、民族村寨研究的省思
第三節 關於研究視角的思考
一、視角的選擇
二、相關理論
第四節 研究的思路與框架
第二章 民族村寨文化的理論架構
第一節 村寨聚落:血緣與地緣構築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一、以血緣關係和地緣關係為基礎
二、具有明確的地域範圍和村寨邊界
三、自足的生活空間
四、村寨生活的封閉性與協同性
第二節 民族村寨文化:民族村寨聚落的精神紐帶和內聚核心
一、民族文化的基本單元與具體錶現
二、民族性、差異性與和容性並存
三、未分化性較為突齣
四、凝聚村寨共同體的精神紐帶
五、具有自我調適與發展建構的機製
第三章 傳統鄉土社會時期:民族村寨文化的形成及傳統的沿襲
第一節 傳統鄉土社會的時間性界定
第二節 村寨曆史的集體記憶
一、村寨的形成:地方口述史中的宏大曆史敘事
二、村名的變更:村寨象徵性資源的爭奪與平衡
第三節 村寨信仰中心的確立
一、集體性祭祀活動:強化地緣關係與村寨生活秩序
二、傢族祭祖儀式:強化血緣關係與族群認同
第四節 村寨社會結構及傳統的沿襲
小結
第四章 社會改造運動時期:民族村寨傳統文化的斷裂與消解
第一節 國傢權力的製度性滲透
第二節 國傢力量對村寨傳統文化的消解
一、現代性國傢話語的強勢取代
二、民族文化符號能指的被徵用
小結
第五章 改革開放時期:民族村寨文化的復興與重構
第一節 新時期民族村寨社會結構的重組
第二節 20世紀80年代:自發性村寨文化復興
一、文化權力復歸之初的試探性錶達
二、生活世界的儀式秩序與文化認同
三、“人生大事”與地方性知識的再造
第三節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引導性村寨文化建構
一、傳統節祭的儀式性重組
二、民間藝術的現代性錶達
三、地方傳統的規劃性再造
小結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民族村寨文化的宏觀建構軌跡
第二節 民族村寨文化的未來生存圖景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做得挺紮實的,前麵文獻梳理當小半本教材。

评分

做得挺紮實的,前麵文獻梳理當小半本教材。

评分

做得挺紮實的,前麵文獻梳理當小半本教材。

评分

做得挺紮實的,前麵文獻梳理當小半本教材。

评分

做得挺紮實的,前麵文獻梳理當小半本教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