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聲新奏

正聲新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邱靖嘉 主編
出品人:
頁數:300
译者:
出版時間:2025-1
價格:68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116769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古琴
  • 琴譜
  • 正聲
  • 新奏
  • 傳統音樂
  • 樂譜
  • 中國古典音樂
  • 樂器
  • 藝術
  • 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新媒體時代來臨,曆史學教育將何去何從?

@作為大學,我們應該為國傢培養什麼樣的人纔,更好地服務於當下人民的需要?

@作為學生,我們在大學讀曆史,是否畢業後隻能搞研究和當老師?

@作為相關從業者,我們如何有效運用曆史知識來找到新的齣路?

***********************

——在本書中,九位曆史學各領域 從業者嘗試給齣他們的答案。

#新媒體時代知識傳播的特點,對曆史通識教育提齣瞭怎樣的挑戰?

#當我們在大學讀曆史的時候,我們在讀什麼?

#曆史通俗寫作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曆史學走嚮人間,與公共史學有什麼關係?

#如何開始非虛構曆史的寫作?

#如何利用有限的曆史片段,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

#如何推動曆史學研究助益影視劇的創作?

#如何利用音視頻形式,活化曆史學知識的傳播?

#如何在劇本殺等潮流遊戲中,準確融入激蕩的曆史情節?

***********************

本書首次明確提齣“新媒體時代的曆史學”概念,以三個版塊十章的內容,以專題形式探討瞭與 “新媒體時代的曆史學”相關的若乾問題,全麵分析討論瞭隨著新媒體時代技術進步與傳播方式的變化,曆史學研究所呈現齣的新特點以及曆史學麵嚮公眾的社會服務功能,曆史學應如何嚮民眾提供知識與思想 的內容服務,並與各種大眾傳媒方式相結閤,建立與社會大眾之間的良性互動關係,同時呼籲曆史教學轉嚮培養專業學者、中小學教師和曆史普及人纔三者並重的新思路。

著者簡介

邱靖嘉,1985年生,北京大學曆史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為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浙江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美國哈佛大學、德國馬剋斯·普朗剋科學史研究所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宋遼金史、曆史文獻學、科技文化史。已齣版專著三部《鬆漠跋涉:遼金史學步》《天地之間:天文分野的曆史學研究》《〈金史〉纂修考》,發錶各類學術文章數十篇。

圖書目錄

前 言(邱靖嘉)_1
一、編撰緣起_1
二、內容設計_5
導 論
第一章 什麼是“新媒體時代的曆史學”(邱靖嘉)_3
一、新媒體時代曆史學研究的新特點_4
二、麵嚮公眾:新媒體時代曆史學的社會服務功能_11
三、曆史學與社會公眾的互動_18
四、“新媒體時代的曆史學”與“公共史學”的關係_26
五、“新媒體時代的曆史學”課程設計_32
第二章 新媒體時代的曆史學通識教育(邱靖嘉)_35
一、新媒體時代知識傳播的特點及其對曆史通識教學的挑戰_37
二、轉嚮以培養“曆史學思維方式”為目標的通識教育_41
三、新文科視野下的曆史學通識課程改革與實踐_46
附教學案例:“司馬光砸缸”故事的由來與傳播(邱靖嘉)_53
一、問題之緣起:由電視媒體引發的思考_53
二、《宋史·司馬光傳》所載“擊甕”故事的史源分析_60
三、關於惠洪及其《冷齋夜話》_71
四、“活人”與“拯溺”:“司馬光擊甕”故事産生的輿論環境_77
知識與思想的普及
第三章 曆史學“綜閤分析”的思維方式(包偉民)_87
一、什麼是曆史學的思維方式_87
二、關於新媒體時代的曆史學_94
三、嶽飛形象塑造給我們的提示_101
第四章 曆史通俗寫作中的相關問題(虞雲國)_113
一、曆史通俗寫作的意義與作用_114
二、曆史通俗寫作中曆史與現實的關係與通感_117
三、曆史通俗寫作與史料的關係_124
四、曆史通俗寫作中的體裁與錶達_133
第五章 重返曆史現場與人間煙火的公共史學(薑萌)_141
一、“公共史學”的基本概念_141
二、民間通俗史學的發展_147
三、重返曆史現場·重返人間煙火_151
第六章 非虛構曆史寫作與曆史普及(張宏傑)_157
一、非虛構曆史寫作對作者的要求_157
二、非虛構曆史寫作與專業曆史寫作的區彆_167
曆史學與大眾傳媒
第七章 如何寫好曆史故事(苗子兮)_179
一、有關虞弘的故事_180
二、解讀和林格爾漢墓壁畫_197
第八章 讓曆史走進影視故事(常彧)_213
一、故事:在曆史與戲劇之間_214
二、影視劇中曆史元素的濃度_229
三、融曆史於戲劇——曆史學研究怎樣助益影視劇的創作_234
四、製造曆史故事——曆史元素影視劇的創作_240
第九章 新媒體時代考古文博知識的公眾傳播(耿朔)_245
一、“考古熱”與文博探索類節目的興起_245
二、文博探索類節目的製作與影響
——以《國傢寶藏》節目為例_249
三、音頻節目的知識傳播特點與錄製應對_257
四、問題與思考_261
第十章 劇本殺中的曆史學傳播(駱文)_265
一、劇本殺介紹_265
二、曆史學傳播視野中的劇本殺_269
三、劇本殺與曆史學的深度融閤
——以劇本殺《兵臨城下》為例_274
四、一些思考_278
後 記(邱靖嘉)_28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新媒體時代曆史學教育的一次係統性反思。

评分

新媒體時代曆史學教育的一次係統性反思。

评分

新媒體時代曆史學教育的一次係統性反思。

评分

新媒體時代曆史學教育的一次係統性反思。

评分

新媒體時代曆史學教育的一次係統性反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