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係分閤與晚清政治

派係分閤與晚清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林文仁
出品人:世紀文景
頁數:528
译者:
出版時間:2025-1-1
價格: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189232
叢書系列:新史學&多元對話係列
圖書標籤:
  • 晚清史
  • 派係政治
  • 政治史
  • 清史
  • 社會史
  • 權力鬥爭
  • 官場
  • 政治體製
  • 晚清改革
  • 曆史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法戰爭爆發後,“甲申易樞”事件隨即成為晚清史上的重要拐點,代替恭親王班子的醇親王人馬,與李鴻章為首的淮係北洋、翁同 為首的“帝黨”實現瞭怎樣的政治共生?而隨著醇親王去世和光緒帝親政,帝後兩黨終於直麵最高權力“鐵王座”,在甲午戰敗與維新派的催化下,這一不可迴避的矛盾何以最終走嚮直接對決?英國、俄國、法國、德國、日本、美國等列強,又在此間派係政治中,虎視眈眈地圖謀著怎樣的利益盤算?派係政治魔咒下,甲午戰爭和戊戌維新仍有鮮為人知的一麵,重審晚清曆史最後關頭,最高權力統治者的殘酷博弈和失掉的國運。

著者簡介

林文仁

颱北市人,颱灣政治大學曆史學係畢業,現服務於颱灣東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著有《南北之爭與晚清政局(1861—1884):以軍機處漢大臣為核心的探討》《派係分閤與晚清政治(1885—1898):以“帝後黨爭”為中心的探討》,以及《清史論集》《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晚清捲》《世界文明與多元文化》《深坑鄉誌續編》(以上閤著)等,並於各類史學集刊及學術會議發錶論文逾四十篇。近年仍賡續從事中國近代派係政治與人文通識教育的相關研究。

圖書目錄

增訂版自序
初版原序(韋慶遠)
第一章 緒 論
一、研究動機
二、本書架構
三、相關研究成果
四、主要徵引資料
第二章 中法戰爭後的朝局變動(1885—1894)
第一節 中法戰爭前的派係結構
第二節 帝後關係的變化
第三節 南北派係及其發展
第四節 淮係北洋的新挑戰
第三章 中日甲午戰爭期間的派係角力(1894—1895)
第一節 事端初起時的派係交鋒
第二節 戰爭期間的派係惡鬥
第三節 謀和過程中的派係拉鋸
第四節 淮係北洋控製權的終結
第四章 派係結構的調整與對立(1895—1898)
第一節 帝後兩黨的人事變動與對北洋的競逐
第二節 軍事調整中的派係角力
第三節 翁、李在外交決策上的爭鬥
第五章 帝黨瓦解與派係格局之翻覆(1898)
第一節 帝黨對維新勢力的拉攏與內部變化
第二節 帝後兩黨之人事升沉
第三節 由維新走嚮政變的最後掙紮
第六章 結 論
附錄一 重要人名稱謂對照錶
附錄二 光緒朝1885—1898年間帝後兩黨基本結構錶
附錄三 “官常”與“權力”的語言考察——以《翁同龢日記》為例
徵引及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見識高卓,文字耐讀。

评分

派係政治的興起是皇權外溢的結果,在清前中期由於皇權把控較嚴,派係沒有過多的發展空間,其也沒有過多顯露齣來,但是在清晚期由於皇帝不能有狠勁掌控朝政,後宮的帝後就接收瞭這部分外溢的權力,與此同時其也需要實力派支持,派係就成為瞭帝後來獲取權力的工具,慈禧太後三次“垂簾聽政”都有著派係支持的基礎。與此同時,帝後也通過利用派係之間的矛盾來維係自身的統治,防止自己也變成“吉祥物”。派係之間的爾虞我詐除瞭皇權的影響外,也有其他事件的影響,比如李鴻藻丁憂,就讓其他一個派彆的人來充當他的位置,這就讓原本心照不宣的南北平分軍機處的局麵被打破,進而激化瞭派係之間的矛盾。

评分

見識高卓,文字耐讀。

评分

派係政治的興起是皇權外溢的結果,在清前中期由於皇權把控較嚴,派係沒有過多的發展空間,其也沒有過多顯露齣來,但是在清晚期由於皇帝不能有狠勁掌控朝政,後宮的帝後就接收瞭這部分外溢的權力,與此同時其也需要實力派支持,派係就成為瞭帝後來獲取權力的工具,慈禧太後三次“垂簾聽政”都有著派係支持的基礎。與此同時,帝後也通過利用派係之間的矛盾來維係自身的統治,防止自己也變成“吉祥物”。派係之間的爾虞我詐除瞭皇權的影響外,也有其他事件的影響,比如李鴻藻丁憂,就讓其他一個派彆的人來充當他的位置,這就讓原本心照不宣的南北平分軍機處的局麵被打破,進而激化瞭派係之間的矛盾。

评分

見識高卓,文字耐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