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派為什麼重要

浪漫派為什麼重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美]彼得·蓋伊
出品人:
頁數:160
译者:王燕鞦
出版時間:2023-6
價格:4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4795982
叢書系列:人文與社會譯叢
圖書標籤:
  • 浪漫主義
  • 文學史
  • 文化批評
  • 思想史
  • 藝術史
  • 歐洲文學
  • 哲學
  • 曆史
  • 審美學
  • 影響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容介紹】

本書重新闡釋瞭浪漫主義的定義,並認為“復數”的浪漫主義是真正把握其精髓和錶現的途徑。在彼得·蓋伊的筆下,來自德國、法國和英國的浪漫派先驅具有各自獨特的風格,也呈現齣某種“傢族相似性”。蓋伊還證明浪漫派的影響一直延續到20世紀,其深刻的烙印可以在T. S. 艾略特和弗吉尼亞·伍爾夫身上找到。

【編輯推薦】

本書是彼得·蓋伊六十年學術生涯的收官之作,亦是其思想史的代錶之作。蓋伊迴顧瞭英國、法國、德國浪漫派對這場思想運動的貢獻,並且從藝術社會學、史學等角度剖析瞭這場影響至深的運動留給我們的智識遺産,展現齣蓋伊強大的綜閤視野。本書因其優美的寫作和獨特的視角榮獲2015年讓-皮埃爾·巴裏切利奬。

【名人評價及推薦】

彼得·蓋伊以一貫靈巧的風格,帶領我們領略瞭歐洲主要浪漫派的悖論,並記錄下他們對現代主義的影響。他的書中沒有一頁不是機智且深思熟慮的。

——傑弗裏·哈特曼,《第八天:新舊詩歌》作者

在這本富有啓發性和洞察力的書中,彼得·蓋伊以其特有的纔華和博學,探究瞭浪漫主義與現代主義之間的深層聯係,以及它們如何塑造瞭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和體驗方式,這本書是蓋伊六十年學術生涯的高峰。

——大衛·A. 貝爾,普林斯頓大學曆史係教授

《浪漫派為什麼重要》頌揚瞭浪漫主義從18世紀末一直延續至20世紀初的巨大能量,這場運動時至今日仍然與我們的自我形象密不可分。

——大衛·布羅姆維奇,耶魯大學英語係教授

著者簡介

彼得·蓋伊(1923—2015),美國文化史學者,耶魯大學斯特林榮休教授,曾獲美國全國圖書奬。蓋伊一生著述超過25本,其中《啓濛時代》《魏瑪文化》《布爾喬亞經驗》等作品奠定瞭他在同時代曆史學者中的重要地位。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世界的返魅”
第二章 浪漫主義心理學
第三章 作為教育者的中間商
第四章 為藝術傢而藝術
第五章 貝多芬時代
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緻謝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应该是Peter Gay去世以前出版的最后一部书。很短小,却很精悍,虽然列在耶鲁大学的“Why X Matter”系列丛书之中,但盖伊个人的风格与功力丝毫不减。盖伊最著名的两部书(目前也都已翻译出版)分别是《启蒙时代》与《感官的教育》,前者讲述18世纪的启蒙运动,后者则从...

評分

这应该是Peter Gay去世以前出版的最后一部书。很短小,却很精悍,虽然列在耶鲁大学的“Why X Matter”系列丛书之中,但盖伊个人的风格与功力丝毫不减。盖伊最著名的两部书(目前也都已翻译出版)分别是《启蒙时代》与《感官的教育》,前者讲述18世纪的启蒙运动,后者则从...

評分

这应该是Peter Gay去世以前出版的最后一部书。很短小,却很精悍,虽然列在耶鲁大学的“Why X Matter”系列丛书之中,但盖伊个人的风格与功力丝毫不减。盖伊最著名的两部书(目前也都已翻译出版)分别是《启蒙时代》与《感官的教育》,前者讲述18世纪的启蒙运动,后者则从...

評分

这应该是Peter Gay去世以前出版的最后一部书。很短小,却很精悍,虽然列在耶鲁大学的“Why X Matter”系列丛书之中,但盖伊个人的风格与功力丝毫不减。盖伊最著名的两部书(目前也都已翻译出版)分别是《启蒙时代》与《感官的教育》,前者讲述18世纪的启蒙运动,后者则从...

評分

这应该是Peter Gay去世以前出版的最后一部书。很短小,却很精悍,虽然列在耶鲁大学的“Why X Matter”系列丛书之中,但盖伊个人的风格与功力丝毫不减。盖伊最著名的两部书(目前也都已翻译出版)分别是《启蒙时代》与《感官的教育》,前者讲述18世纪的启蒙运动,后者则从...

用戶評價

评分

總而言之說的一嚮是浪漫 什麼是浪漫呢 是從一束花開始 是從一盞燈開始 是從一支筆開始 我們把所謂的這個稱為浪漫的前提

评分

滿心期待,就這,我水平太低沒看齣妙處。封底貝爾的評價感覺就像是高級黑。

评分

滿心期待,就這,我水平太低沒看齣妙處。封底貝爾的評價感覺就像是高級黑。

评分

講浪漫派與現代性的關係,為全體浪漫派建立傢族相似性關係,但在講述的過程中主要涉及英美法,尤其講瞭王爾德和貝多芬,以及新浪漫派畫傢們的藝術觀點,但針對德國早期浪漫派的觀點很少,也偏嚮於老生常談(僅第一章和結語),因而錶達齣的哲學洞見也有限。至於浪漫派為什麼重要?蓋耶把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的問題聯閤起來討論,比較新穎,但論述得並不嚴密。無論浪漫派還是先鋒派,都成瞭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蓋耶質疑它們思想內核中的反抗意誌,這一點非常準確。我們要永遠記住,藝術傢是一群“有養”的人,他們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堅持反抗意誌的,要麼瘋瞭,要麼流亡,要麼就被迫害死瞭,所以真正的藝術永遠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永遠沉默,永遠貧瘠,是沙漠裏的枯花,風一吹就散成沙子。

评分

視角,行文,結構,資料,眼光和識見,對復數的甄彆和提純,等等,彼得·蓋伊似乎在這本書中能夠提供的超齣現有的、哪怕是粗淺的常識的東西,極其有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