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貞不貳?

忠貞不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英]史懷梅
出品人:
頁數:356
译者:曹流
出版時間:2023-4-20
價格:9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14269959
叢書系列:海外中國研究叢書·精選版
圖書標籤:
  • 曆史
  • 傳記
  • 人物
  • 忠誠
  • 節操
  • 道德
  • 古代史
  • 正史
  • 史書
  • 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改變瞭以往以民族主義概念觀察曆史問題的視角,將10世紀燕雲地區部分漢人官員和將領依附契丹政權的史實作為切入點,重新探討瞭從唐滅亡至宋遼“澶淵之盟”間這一復雜時期內人們忠君觀念和邊界意識的變化,以及族群間文化衝突與認同等一係列重要問題。該書主要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專注於界定一係列概念並探討相關觀念的變化,包括邊界、族性、忠誠的意識及它們之間的關係。第二部分通過對不同時期越境入遼的代錶人物李澣、韓延徽、張礪、趙延壽、王繼忠的個案分析,揭示瞭特殊曆史階段人們的不同選擇。

著者簡介

作者:史懷梅(Naomi Standen),英國杜倫大學東亞研究博士,英國伯明翰大學曆史學係教授。主要緻力於歐亞北部邊疆問題的研究,特彆是對中古時期東北亞越境者、邊界、邊疆之間互動關係的研究。執筆《劍橋中國史五代宋史》“五代”部分,齣版《忠貞不貳?——遼代的越境之舉》一書,發錶《五代時期的劫掠與邊疆社會》《遊牧者的需求:劫掠、入侵與947年遼的徵服行動》等論文數十篇,在學界影響巨大。

譯者:曹流,中央民族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係訪問學者,中國民族史學會理事。2005—2010年先後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曆史學係(今曆史文化學院)、北京大學曆史學係,獲曆史學學士、博士學位。專研北方民族史、遼金契丹女真史。主持國傢社科重點項目1項,省部級課題2項,齣版專著1部,發錶論文十數篇,參與完成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遼史》和《契丹小字詞匯索引》。

圖書目錄

前言 1
導言 1
第一部分 邊界、分界綫與越境者———概念與背景 21
第1章 你不可由此及彼———概念反思 23
民族主義的概念範疇 24
一些定義 28
邊界:領土與權力 30
與族性相關的問題 38
忠的問題 49
史書編纂中的邊界與10世紀的文獻 54
第2章 生與死———忠的概念和運用 61
一個新概念:公元前1000年忠的概念 64
漢代的選擇方式 71
漢代以降的理想與現實 75
唐代對忠的一係列解釋 77
五代時期忠的思想 82
北宋的史書編纂:一個實質的變化 85
結論 89
第3章 跨越邊界與邊界的移動———第一批遼南人 91
越境的類型 93
10世紀早期的分裂與選擇 97
10世紀中葉的聯盟與戰爭 108
10世紀後期的戰爭與國傢的形成 121
其他的越境方式 136
文化類型 140
第二部分 為遼效力———人生 145
第4章 邊疆地區的忠———締造者與儒傢 147
為遼效力 148
在遼的早期成就 150
離開與返迴 155
為南朝效力 161
對選擇的描述 166
第5章 邊界概念的齣現———兩種為遼效力的方式 171
來自朝廷內部的觀點 173
遼與晉:聯盟與戰爭中的忠誠與邊界 183
邊界與忠:文化或政治? 197
第6章 畫一條綫———對忠的重新定義 204
忠貞至死? 947年遼徵服以後的李澣 206
變節:王繼忠的越境與澶淵之盟的影響 217
效力於遼 224
不確定性 229
結論 邊界的確定———從古至今 234
10世紀對忠的理解的變化 235
從實用主義到永恒真理:史書編纂中的遼南人 238
南方文獻與《遼史》對“心係南朝”情感的描寫 242
超越族性與民族 246
附錄 251
參考文獻 285
索引 320
譯後記 332
再版後記 33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甚至成为我们国民性格的体现。可是如果我们以现在“忠”的视角审视历史,对于历史的最终结局就会有很多需要商榷之处,很多历史结论就会出现偏差。 比如,对于我国宋辽时期的历史,如果用现在“忠”的定义去看待那段时间的历史,...  

評分

“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甚至成为我们国民性格的体现。可是如果我们以现在“忠”的视角审视历史,对于历史的最终结局就会有很多需要商榷之处,很多历史结论就会出现偏差。 比如,对于我国宋辽时期的历史,如果用现在“忠”的定义去看待那段时间的历史,...  

評分

“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甚至成为我们国民性格的体现。可是如果我们以现在“忠”的视角审视历史,对于历史的最终结局就会有很多需要商榷之处,很多历史结论就会出现偏差。 比如,对于我国宋辽时期的历史,如果用现在“忠”的定义去看待那段时间的历史,...  

評分

“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甚至成为我们国民性格的体现。可是如果我们以现在“忠”的视角审视历史,对于历史的最终结局就会有很多需要商榷之处,很多历史结论就会出现偏差。 比如,对于我国宋辽时期的历史,如果用现在“忠”的定义去看待那段时间的历史,...  

評分

“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甚至成为我们国民性格的体现。可是如果我们以现在“忠”的视角审视历史,对于历史的最终结局就会有很多需要商榷之处,很多历史结论就会出现偏差。 比如,对于我国宋辽时期的历史,如果用现在“忠”的定义去看待那段时间的历史,...  

用戶評價

评分

作者史懷梅以入境遼國依附契丹政權的漢人官員為研究切入點。重點分析和探討瞭自唐滅起,到檀淵之盟前那段復雜曆史階段的人們對於族性,邊界,忠誠意識的觀念變化與選擇。此外,還通過數位不同時期入遼的代錶人物進行瞭個案分析。讓我們從中更加體會感悟到瞭在宋遼金夏那段特殊復雜曆史階段裏,人們對於忠誠的不同理解和選擇!

评分

作者從曆史的縱深之中發掘齣瞭過兩百次的跨界遷移實例,梳理瞭他們遷移的原因以及産生的影響。這既是曆史資料的重要整理,也是對於作者觀點有力的支撐,體現瞭一位學者的嚴謹與深入。也讓我們看到在統一中國曆史背後,其實是一個多民族融閤的重要曆史,讓我們看清宋遼五代時期曆史真實的狀態,為理解現代中國身份認同提供更有價值的思考貢獻。

评分

作者從曆史的縱深之中發掘齣瞭過兩百次的跨界遷移實例,梳理瞭他們遷移的原因以及産生的影響。這既是曆史資料的重要整理,也是對於作者觀點有力的支撐,體現瞭一位學者的嚴謹與深入。也讓我們看到在統一中國曆史背後,其實是一個多民族融閤的重要曆史,讓我們看清宋遼五代時期曆史真實的狀態,為理解現代中國身份認同提供更有價值的思考貢獻。

评分

作者從曆史的縱深之中發掘齣瞭過兩百次的跨界遷移實例,梳理瞭他們遷移的原因以及産生的影響。這既是曆史資料的重要整理,也是對於作者觀點有力的支撐,體現瞭一位學者的嚴謹與深入。也讓我們看到在統一中國曆史背後,其實是一個多民族融閤的重要曆史,讓我們看清宋遼五代時期曆史真實的狀態,為理解現代中國身份認同提供更有價值的思考貢獻。

评分

作者史懷梅以入境遼國依附契丹政權的漢人官員為研究切入點。重點分析和探討瞭自唐滅起,到檀淵之盟前那段復雜曆史階段的人們對於族性,邊界,忠誠意識的觀念變化與選擇。此外,還通過數位不同時期入遼的代錶人物進行瞭個案分析。讓我們從中更加體會感悟到瞭在宋遼金夏那段特殊復雜曆史階段裏,人們對於忠誠的不同理解和選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