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宋之际的战乱动荡中,政治凌驾于经济、文化之上,专制皇权膨胀为绝对独裁,一些倾向保守的知识分子转向儒学,以道德重建为救亡图存之道,这种保守主义思想终于被树立为国家正统,这就是影响后世中国近千年之久的“理学”。然而,对于思想文化的发展来说,这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11世纪曾经纵横恣肆、辉煌一时、充满外向活力的中国知识分子和他们所创造的思想,在正统的笼罩下趋向内在、保守、封闭、自省,失去创新的动力。
作者:刘子健(James T.C. Liu,1919—1993),早年求学于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后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在匹兹堡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研究范围遍及宋代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著述有《两宋史研究汇编》《欧阳修:十一世纪的新儒家》《宋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等。其中,《中国转向内在》一书在美国汉学界影响甚巨。
译者:赵冬梅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致力于宋代制度、政治文化和历史人物传记的研究、写作和传播,著有《法度与人心:帝制时代人与制度的互动》《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大宋之变:1063—1086》《文武之间:北宋武选官研究》等。
看书先看书名,这就像点菜先看菜单,见其名目想其滋味。本书书名《中国转向内在》,我以为这首先是个判断性的书名,一上来就给中国的一段历史下了一个判断,而且是一个大判断(注:“大判断”,虞云国语,出自《中国为何转向内在——读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氏著《南...
评分《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 【美】刘子健著 赵冬梅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年版 问题意识:1.本书所对应的大问题应该是京都学派的唐宋变革说,认为中国在宋代的系列变化已经开启了近世思潮,本书的阅读要对京都学派的观点及中国历史阶段的划分与标准有一认识。...
评分本书可以和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与Peter Bol的《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结合起来读。这本书总体上来看是一本提纲类型的书,但考虑到作者写作的年代,很多史料别说点校了,连整理都没有做,作者能够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等十分难得。此外还很惊喜看到了...
评分本书可以和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与Peter Bol的《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结合起来读。这本书总体上来看是一本提纲类型的书,但考虑到作者写作的年代,很多史料别说点校了,连整理都没有做,作者能够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等十分难得。此外还很惊喜看到了...
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两宋之际的巨大变化,对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转向的阐述,让我们对这种转向所引起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仅仅是对南宋,更是对以后的中国历史进程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和他们所创造的思想,在正统的笼罩下趋向内在、保守、封闭、自省,失去创新的动力,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评分给赵老师提的年份上的小错误都被采纳了,非常开心~这本书是一本南宋史的提纲挈领的书,还是要多读读~
评分给赵老师提的年份上的小错误都被采纳了,非常开心~这本书是一本南宋史的提纲挈领的书,还是要多读读~
评分给赵老师提的年份上的小错误都被采纳了,非常开心~这本书是一本南宋史的提纲挈领的书,还是要多读读~
评分给赵老师提的年份上的小错误都被采纳了,非常开心~这本书是一本南宋史的提纲挈领的书,还是要多读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