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布勒东(1896-1966年)。超现实主义创始人,理论家,诗人,小说家。生于法国奥恩省的丹什布雷市,1913年到巴黎学习医学。191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当铺》,并同路易.阿拉贡、菲力浦·苏坡合办《文学》杂志。起初参加达达主义派运动,1922年在维也纳和心理分析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结识,转而提倡超现实主义。1924年他发表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以及诗集《失去的脚印》、随笔集《可溶解的鱼》。同年成立“超现实主义研究会”后,主持出版《超现实主义革命》杂志。1926年加入法共。1928年写了论文《超现实主义与绘画》和小说《娜嘉》。1930年他发表《超市实主义第二篇宣言》,并创办一份新的杂志《为革命服务服务的超现实主义》。1932年写出理论性作品《连通器》和诗集《白头发的手枪》。1933年,和法共决裂。1934年发表《什么是超现实主义?》。1935年写出《超现实主义的政治立场》一书,同年去布拉格、大西洋的加拉利群岛等地。1937年至1957年出版的诗集有《疯狂的爱》、《诗集》、《现行犯罪》、《田野的钥匙》、《神奇的艺术》等。
《娜嘉》完成于1928年,安德烈·布勒东从与一位名叫娜嘉的女子在巴黎相遇、相爱到分手的经历中,提取大量事件,对现实、真实、美、疯狂等概念进行探索,彻底颠覆了19世纪传统的文学观念。该书一般被视为小说。然而,许多证据都证明,书中的大部分事件均非虚构,而且有大量的图片展示事件发生时的场景。同时,作品又体现出一种明显的自传倾向。全书扑朔迷离,充满偶然、随机、巧合和梦境,作者的主观思想交叉出现在事件的客观叙述过程中,图像与文字交相辉映,成为超现实主义的名篇,极大影响了西方20世纪的文学与艺术流程。
娜嘉这个形象,虚实之间,却很像是作者自己和自己的对话。 艺术家很喜欢寻找自己灵魂的”缪斯“,也许娜嘉在这里,就是一个缪斯的形象, 她似乎全部被布勒东所拥有,但却也似乎不为任何人所圈养。 女人往往都是这样一种形象,缺乏爱与安全感,总是希望在男人身...
评分1.我總是覺得超現實主義是一個俱樂部, 裡面不同的人都一致地貫徹超現實主義的信條, 而Breton也許就是這個俱樂部的會長。 2. 《娜嘉》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文本本身的內在意涵以及它本身呈現給讀者的意義, 而是在於, Breton怎樣地實行書寫作為一種活動: 它是即興 (儘管他後來修...
评分1.我總是覺得超現實主義是一個俱樂部, 裡面不同的人都一致地貫徹超現實主義的信條, 而Breton也許就是這個俱樂部的會長。 2. 《娜嘉》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文本本身的內在意涵以及它本身呈現給讀者的意義, 而是在於, Breton怎樣地實行書寫作為一種活動: 它是即興 (儘管他後來修...
评分????Breton承认,这本书是“将闲逛的爱好发挥到了极致。” ????巴黎是超现实主义者的圣城 ????街道这个磁场,随时准备好要与美发生碰撞 ????超现实主义者只信任理性的反面:直觉,灵感,潜意识,想象力。.....因此娜嘉的疯狂只会引起超现实主义者的欢呼,.....他们分外偏爱偏执...
评分1.我總是覺得超現實主義是一個俱樂部, 裡面不同的人都一致地貫徹超現實主義的信條, 而Breton也許就是這個俱樂部的會長。 2. 《娜嘉》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文本本身的內在意涵以及它本身呈現給讀者的意義, 而是在於, Breton怎樣地實行書寫作為一種活動: 它是即興 (儘管他後來修...
文学性当然是有的,如今我怎么也不会说这不是文学…可是我又的确觉得学术价值远远超过了阅读快感(读完导读已经觉得不用读小说本身了这并不对吧),可是谁又说写书是为了给你阅读快感的呢?学习批评理论的结果就是自己的评价体系一片混乱啊……最后要说,这文风我其实很熟,这不就是我写日记记梦的口气吗?激情这个点抓的很准:日记就是尝试用笔端追上与自我对话的思维的过程,因此下笔带有冲劲,上气不接下气。
评分几年前读此书,完全读不进去……几年后,再读此书,一口气读完了……然后它成了我的私人最爱之一……据说这本书也是用自动写作方法写出来的……去街上闲逛吧,去遇见你的娜嘉……
评分雨仍然在落,屋中阴晦,心在深渊,理性已死。娜嘉 一个巴黎街头的马路天使,一个游荡的灵魂。
评分他和余中先能获得骑士勋章,估计是因为法国人根本就没看过他们翻出来的中文吧。
评分相比于相遇娜嘉,我更喜欢布勒东在“转角遇到爱”之前的叙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