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史氏

异史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蔡九迪
出品人:思库
页数:304
译者:任增强
出版时间:2023-5-1
价格:6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277282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文化
  • 社会
  • 民俗
  • 风土
  • 传统
  • 地域
  • 观察
  • 散文
  • 游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异”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重要话题。本书正是通过对“异”这一话语的揭橥,将《聊斋志异》这部两百多年来广受欢迎的经典作品所蕴含的独特价值和深层意义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梳理了17—19世纪基于文学点评传统的《聊斋志异》阐释史,揭示了蒲松龄关于构建“异史氏”这一叙事者形象的多重策略,并独具眼光地探讨了三种故事主题:癖好、性别错位、梦境。在对故事文本的探索中,蔡九迪表现出非凡的博识和敏锐,以其清晰缜密的文本细读、洞察中西的比较分析,阐明了《聊斋志异》中大量幽微的互文细节和不断越界的意义空间,展现了在虚构与真实之间游移的明清文人精神世界。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蔡九迪(Judith T. Zeitlin),198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讲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戏剧和视觉文化。著有《异史氏:蒲松龄与中国文言小说》《芳魂:明末清初中国文学中的女鬼与性别》《蔡九迪自选集》等。目前,正与中国作曲家合作创作《聊斋》题材歌剧,并计划开展《聊斋志异》全书的英译工作。

【译者简介】

任增强,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研究编编辑室主任,兼任文化与旅游部–北京语言大学共建“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高校海外汉学研究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外汉学与汉籍。出版著作有《英美聊斋学研究》和《中国文化概要》(英文版)。围绕汉学与汉籍发表论文多篇,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及人大复印资料等摘编转载。

目录信息

中译本序 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
致 谢
引 言
第一编 话语
第一章 关于《聊斋志异》“异”之话语
第一阶段 “异”的合法化
第二阶段 自我表达与寓言
第三阶段 风格及与通俗小说的类比
第二章 异史氏自介
论《聊斋·自志》
视自我为他者
幽灵作家
第二编 故事
第三章 癖好
中国关于“癖”的概念
癖之简史
晚明“癖”潮
论《石清虚》
嗜好与讽刺
第四章 性别错位
论《人妖》
女化男
男扮女装的桑冲
女中丈夫
另类女性
悍妇
第五章 梦境
蒲松龄之梦
晚明梦趣
释梦
梦与经历
梦与情
梦与虚构
论《狐梦》
结语 论《画壁》
越界
幻非幻
“异”的清晰化
附录一 《聊斋·自志》英译文
附录二 《石清虚》《颜氏》《狐梦》《画壁》英译文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原文载于:《蒲松龄研究》 2016,(01) 任增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外汉学研究所所长,2011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汉学研究所,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英语语言文学系,兼任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学会会员、美国波特兰‘The Pacific Center for Global Justic...  

评分

据说是研究聊斋最出色的英文专著了。讨论非常吸引人,见解独到,尤其喜欢intro里《褚生》的分析。不过漂亮的文章不一定经得起推敲。比如作者用《褚生》里主人公在写满字的长廊墙壁上题诗的行为来比喻蒲松龄于悠久的志怪文学传统中创作,强调我们应当将聊斋放在一个textual cont...  

评分

据说是研究聊斋最出色的英文专著了。讨论非常吸引人,见解独到,尤其喜欢intro里《褚生》的分析。不过漂亮的文章不一定经得起推敲。比如作者用《褚生》里主人公在写满字的长廊墙壁上题诗的行为来比喻蒲松龄于悠久的志怪文学传统中创作,强调我们应当将聊斋放在一个textual cont...  

评分

Intro: Pu Songling’s self-adopted sobriquet The Historian of the Strange betrays the close affinity between historical narratives and fiction. Liaozhai’s inclusion of hearsay/semi-facticity reminds us of the convention. Liaozhai straddles the border betw...

评分

Intro: Pu Songling’s self-adopted sobriquet The Historian of the Strange betrays the close affinity between historical narratives and fiction. Liaozhai’s inclusion of hearsay/semi-facticity reminds us of the convention. Liaozhai straddles the border betw...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