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承擔的學術

有承擔的學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錢理群
出品人:活字文化
頁數:464
译者:
出版時間:2023-2
價格:7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2012548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學術倫理
  • 科研誠信
  • 責任擔當
  • 學術規範
  • 高等教育
  • 學術文化
  • 學術生態
  • 知識産權
  • 學術不端
  • 研究生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有承擔的學術》是學者錢理群知人論世的有情之作,集中書寫瞭二十餘位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領域最具代錶性和影響力的文人學者。錢理群認為,在一定意義上,“學人”的影響比“學問”的傳授更重要,更根本,更帶基礎性。

全書分五輯,從“史傢的風範”、“人的標尺”、“傳統的構建”、“同時代人”、“懷念、迴憶與祝福”等不同角度立意,評述、迴憶瞭中國現代文學學科中王瑤、林庚、賈植芳、錢榖融等第一代學人,嚴傢炎、樊駿、孫玉石等第二代學人,以及王富仁、趙園等與錢理群同時代的學人,其中既有對學人行誼的追述,又從中國現代文學學科建立源頭直述至今,兼有文學史、心靈史的意義。

這些越經磨難越顯純真的學人使我們看到,在這“喧鬧的世界”裏,依然存在著“生命的、學術的沉潛”。

★這是一本關於“人”的書:20餘位學人的精神遺産

中國現代文學學科自創生之日起便與20世紀中國曆史、政治與社會變革有著深刻關係,置身其中的現代文學學人的求索與命運也成為大時代的有機組成部分。

錢理群以一位曆史的“在場”者視角,書寫瞭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最具代錶性和影響力的20餘位學人,再現瞭幾代學人的睏惑、掙紮與堅守,也燭照齣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血肉與精神。是一份世紀記錄,也是一份精神遺産。

★這是一本關於“學”的書:現代文學學科的百年風雨

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中國現代文學學科大緻由五代學人構成。錢理群是承前啓後的第三代學人的重要代錶,是重要的推動者和親曆者。他不僅與幾代學人保持瞭密切的精神交往與知識友誼,還高度自覺地從思想史與知識分子精神史的角度審視他們的經驗與遺憾。

錢理群著重評述瞭最初三代學人篳路藍縷的探索史,反思瞭中國現代文學學科近百年的薪火庚續之路,有充沛的情感,更有大膽的抒發,藉由一門“學科”反映瞭時代風潮下知識分子的命運與人類共同的精神命題。

★這是一本關於“情”的書:這樣一群純粹的、可愛的人

星鬥其文,赤子其人。錢理群素以嚴肅學術聞名於世,這次他一改常態,為他人作文,以飽含師生之情、學友之情、同儕之情的筆觸,寫齣極其鮮活可愛的有情文章。

這些學人們極其純粹,極其可愛,極其可貴。他們之間有一種內在的心靈的契閤,但他們的精神氣質、為人處世的方式、學術追求和治學方法,又是那樣的不同:他們都是不可重復的活生生的“這一個”。

★關鍵詞:清醒、坦誠、大膽、可愛、關切、深情

著者簡介

錢理群,1939年齣生於重慶。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當代中國著名人文學者。主要從事現代文學史研究,魯迅、周作人研究,以及現代知識分子精神史研究。代錶作有《心靈的探尋》《周作人傳》《1948:天地玄黃》《與魯迅相遇》等。

他對20世紀中國思想、文學與社會的持續關注,特彆是對中國知識分子曆史與精神的深度考察,在學界與讀者中均産生瞭重要影響。

圖書目錄

【輯一 史傢的風範】
“尋找你自己”——王瑤先生的魯迅研究
史傢的風範——王瑤先生的研究個性、學術貢獻與曆史地位
一代學者的曆史睏惑——王瑤先生和他的《中國新文學史稿》的命運
我理解的王瑤傳統
【輯二 人的標尺】
高舉“魯迅‘五四’”旗幟的學者——李何林先生的學術貢獻
有承擔的一代學人,有承擔的學術——紀念田仲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任訪鞦先生對現代文學研究的曆史貢獻
那裏有一方心靈的淨土——林庚先生對我的影響
一個“人”的標尺——從小說創作看賈植芳先生
讀錢榖融先生
【輯三 傳統的構建】
樊駿參與構建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傳統
嚴傢炎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對當下現代文學研究的啓示
“如一箭之入大海”——王得後《魯迅研究筆記》評點
劉增傑和河南大學文學院學術團隊與傳統
用個性化方式響應時代對這一代學者的要求——支剋堅先生學術思想和貢獻初議
漫說孫玉石先生的學術、人生境界
讀洪子誠先生二題
【輯四 同時代人】
學術生態的建設及其他——讀王富仁《“新國學”論綱》
“將苦難轉化為精神資源”——趙園《艱難的選擇》導讀
同代人的觀察與理解——讀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第一捲)》
是集大成,又是新的開拓——讀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插圖本)》
商金林學術研究的“現代中國人文史”視野——讀《中國現代作傢的讀解與欣賞》有感
關於“同時代人”的兩點隨想——在“同時代人的文學與批評”對話會上的發言
談談趙園和我們“這四傢人”
【輯五 迴憶、祝福與懷念】
一個老學生的迴憶與祝福——為樂黛雲老師九十大壽而作
“三寬之人”謝冕
我的感激和感想——在“嚴傢炎學術思想暨現當代文學學科建設”座談會上的講話
“古闆和梗頑”的魯迅守望者——王得後《魯迅研究筆記》前言
王信走瞭,那樣的“純粹的人”不會再有瞭
“知我者走瞭”,我還活著——悼念富仁
這一代人中的一位遠行瞭——送彆老吳
【後記 我的文學史傢的追求與努力】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