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传》是一本人物传记。讲述了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辉煌的一生。朱元璋最初是一个普通农户的孩子,给地主放牛,和一家人过着贫寒、朝不保夕的生活。瘟疫来临后,家人陆续亡故。朱元璋先是进了寺庙,后来出外云游,四处化缘。当时,元末统治者昏聩,百姓生活困苦,人们纷纷揭竿自立。朱元璋最终也成为了起义军中的一员。此后,朱元璋半生戎马,决战杀伐,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强敌,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也被赶回了大漠。在历经血与火的洗礼后,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
吴晗(1909-1969),著名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浙江义乌人。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在胡适和蒋廷黻的提议下专攻明史。1937年任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1940年任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1949年后,历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等职。
吴晗是我国少有的明史专家,曾出版《朱元璋传》、《历史的镜子》、《史事与人物》、《读史札记》等。因撰写剧本《海瑞罢官》,被林彪、四人帮借此迫害而死。1979年,吴晗冤狱平反。
有些出版社,很不厚道,明明只有16万字,他非得在版权页印成26万字。好像猪肉注了水,虽然总价格没变,可还是让人不舒服。这本书就是这样,反正没人去数字数,可我知道它肯定没有26万字。 毛氏当国之后,各路左派文人禁不住当帝师的冲动,写信寄自己的著作给毛,希望得到新主的...
评分历史中的人性 评《朱元璋传》 读历史就是读人物故事,品人生百态。小时候的演义、神话看多了,总觉得很多历史人物武功高强出神入化(徐达、常遇春等人)、通天入地神机妙算(刘伯温),后来才慢慢知道历史人物却有其高明之处,他们身上具有的神性是艺术的渲染和刻意的夸张所致...
评分去除一些依风附草的政治味,书还是好书。 老子有言: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这位老先生倒好,也不估摸一下当时的形势,不知道毛公当朝,大有太祖的遗风,居然纵笔行文,直指圣意,其不出人命,岂可得乎?
评分读了吴晗先生的《朱元璋传》,是在现在大红的《明朝那些事儿》之后。通俗历史读物的好处就是能引人走进这条路,否则明史这块比较偏僻的领域,怕是不会像今天这么火热。但是吴晗先生的功力(本人就是明史专家)和文笔,是在初初体味那些通俗历史读物后,最好的营养剂。 元璋的...
前后看了有十几天吧,每天挤时间看上十几页或是几十页,看着看着,也就看完了。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介绍中说“毛泽东惟一亲自过问,并提出修订意见的版本”,所以,即使我之前看过关于朱元璋的几本传记,也要再来看这一版本了。还有,拿到书以后,厚厚的纸张,全彩印刷,图文并茂,果然好看。再加上自己去过南京,曾经路过明孝陵的门口而未尽,至今觉得是一件憾事。不过,想必以后会有机会前往的吧?看完这本书,发个小评论,觉得吴晗写的大气,每一章节拿出来似乎都可以当做是历史系学生的毕业论文,总结详细啊,对比仔细啊,列数据举例子,等等。但是,内心里似乎还是倾向于看一些戏说的或是演绎的故事。但无论怎么说,书呢,还是多看一些为好。看书,是为了不使自己麻木,避免无脑。Now, 06:29, May 12th, 2013。
评分书是人写的……
评分参杂太多文言文啦,行文晦涩难懂。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这样看还不如直接看《明史》。本书写着写着就成《明王朝的建立与制度分析》了。 俺太浅薄了,只有当年明月适合俺 ps配图配的很烂,完全是为了配图而硬插进去的!很影响阅读!对了,还有错别字!
评分重点表达的地方模糊概括了一点,政治观点过明,不过,想想时代,再想想作者后来的遭遇,很无奈!要是按我想象中的方式写,恐怕就不是那个遭遇了,直接死刑了。还是当年明月给力!
评分重点表达的地方模糊概括了一点,政治观点过明,不过,想想时代,再想想作者后来的遭遇,很无奈!要是按我想象中的方式写,恐怕就不是那个遭遇了,直接死刑了。还是当年明月给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