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川为盟

以山川为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作者:汤芸
出品人:
页数:311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1-1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5097319
丛书系列:人文田野丛书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历史人类学
  • 贵州
  • 地景
  • 社会学
  • 文明社会研究
  • 求书
  • 民族学
  • 玄幻
  • 奇幻
  • 修仙
  • 东方幻想
  • 冒险
  • 成长
  • 山海经
  • 志怪
  • 解谜
  • 寻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以山川为盟:黔中文化接触中的地景传闻与历史感》是一个围绕着文化接触、地景与传闻而展开的历史民族志报告,是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本研究的田野点在贵州省中部的一个历史上曾被称为“半边山”的地区。这是一个位于滇黔通道旁的多民族杂居的区域,历史上不同的人群以不同的方式移民迁居至此,形成了“苗族住山头,仲家(布依族)住水头,客家(汉族)住街头”的居住格局。在长期的共处共存中,居住于“半边山”区域内的各类人群形成了一种“融而未合、分而未裂”之情状。经过多次田野调查与大量文献资料的梳理,本研究尽量呈现了自明朝中期以来这一区域的文化接触与区域整合机制的变化,以及当地居民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感,并指出,居住于当地的不同人群在其社会生活的互动交往中所缔结的是一种等级性的“社会盟约”的关系。

作者简介

汤芸,湖南益阳人,200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获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讲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特聘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象征人类学、社会记忆与景观研究、西南民族地区的文化接触与空间观念等。已发表:《从他者看“夷汉杂处”》、《“大传统”和它的影子:“正统”观念与一个仙姑的“灵力”》、《社会记忆·景观·叙事》等论文

目录信息

前言
导论
一、课题界定:关于黔中文化接触的个案
二、研究背景:西南图景·文化接触
三、方法路径:地景·社会记忆·传闻
四、论证框架
第一部分半边山的历史与神话
第一章 镇山印象
一、今日镇山
二、空间语境中的地方史
第二章 半边山:“形”“象”的空间
一、天人互不相胜:半边山起源神话
二、混沌初开:以草为界
三、经纬区宇:以坟管山
四、“形”“象”空间中的“半”
第二部分“半”的自觉:花场与镇山寺
第三章 花场:社会生活的例证
一、花场·仪式符号·社会盟约
二、花场秩序:不可转让的“灵力”
三、“风调雨顺”与移民序列
四、“以山川为盟”
第四章 镇山寺:寺的命运·“半”的自觉
一、镇山寺?武庙?——地景命名的困境
二、应“运”而生的镇山寺
三、“半参儒礼半参禅”
四、镇山寺的“重生”
五、镇山寺与“半”的自觉
第三部分重组半边山:水库与去“地”化
第五章 水库:半边山的新格局
一、从半边山之“半汉半夷”到镇山之布依族
二、水库形成:从“伴水”到“临水”
三、半边山与水库的“生态”美学
四、半边山的“乱”与“静”
第六章 地景的去“地”化
一、镇山寺的新命运
二、花场上的新盟约
三、新地景:生态博物馆
四、去“地”化:从地景到景观
结论
一、山川之“盟”
二、“半”的启示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想读,翻过一次,没细看

评分

社会记忆 landscape

评分

重新看……发现综述做的不错诶

评分

一直想读,翻过一次,没细看

评分

重新看……发现综述做的不错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